高手总在评论区,这一点笔者是深切地体会到了。昨天刚写了一篇关于蜀汉五虎上将武功技能特点的稿子,就被读者的评论笑翻了。这些高手中的高手,迅速给五虎上将取了令人捧腹的绰号:关三刀、张一吼、马坑爹、黄老卒、赵跑跑。
在另外的稿子里,网友还根据三国正史,给曹魏五子良将也都取了绰号。其中的叩头和攀岩,大家都能理解,而其中的酱油和大胆儿是谁,就需要琢磨一下了。
笔者看了半天笑了半天,居然想不出一句话来反驳——读者诸君取的这些绰号,还真反映了五虎上将的特点:关羽还真就三刀厉害,能扛过他三刀不死,基本就没事了;张飞据水断桥大吼一声,吼死夏侯杰,吼退曹操大军,可能真的练过狮子吼;马超坑爹,就是来源于正史了,正史中是马超先造反,马腾后被杀。
黄忠被称为老卒,诸葛亮和关羽也得点头承认:黄汉升将军确实生不逢时,好不容易遇到明主刘备,好不容易从代理裨将军升任后将军,转过年来就去世了,没赶上刘备称帝,也没有参与伐吴。
至于赵云被称为“赵跑跑”,估计是出于尊敬的调侃:在百万军中七进七出,连斩曹军五十余员上将,这速度也真够可以的。
两人捧腹的蜀汉五虎上将绰号简要说完,咱们进入今天的正题:网友给曹魏五子良将取的绰号是否贴切?
咱们前面说过了,网友给五子良将取绰号,根据基本是《三国志》及裴松之做注时引用的史料。
那个叩头,当然就是“于叩头”于禁于文则,这个人看起来就像手电筒:只能照见别人的毛病,到关键时刻,第一个撑不住的就是他。
因为于禁“执法严明”而深受曹操器重,“左将军、假节钺”,五子良将获此殊荣的仅于禁一人(张辽前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右将军都是曹丕称帝之后才封的)。但是于禁辜负了曹操的厚恩,一向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的曹操也禁不住感叹:“我认识于禁三十多年了,没想到危难关头,他还不如庞德!”
在三国正史里,很少描写武将叩头哭泣,但偏偏重重地记下了这样一笔:“ 帝(曹丕)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
“于磕头”“于叩首”“于顿首”都是网友给于禁取的绰号,笔者认为还是“叩首”更贴切,所以本文称于禁为“于叩首”。
攀岩的那个,就是后来曾令诸葛亮初次伐魏就碰了一鼻子灰的张郃张儁乂。
张郃被叫做“张攀岩”,也是有据可查的:曹操击败并收服张鲁之后,指派夏侯渊张郃镇守汉川。张郃从夏侯渊那里分了一队人马要把巴西搬空(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结果遇到了刘备任命的巴西太守张飞。
老张见老张,一张泪汪汪。被打哭的老张就是张郃,他被张飞设计包围,最后施展出攀岩绝技逃掉了:“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
那一战成了张郃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而“张攀岩”这个绰号,也成了五子良将干不过五虎上将的一个经典案例。
除了“于叩头”“张攀岩”,徐晃也得了一个绰号,叫“徐亚夫”。这个绰号还真不是网友的原创发明,其专利应该属于曹操曹孟德。
襄樊之战中,徐晃不念旧情,当着关羽的面叫板:“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
关羽还想拉拉关系,也被徐晃一口回绝:“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徐晃击溃老朋友关羽,得到了曹操的表扬,“徐亚夫”的绰号也由此而来:“太祖(曹操)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徐晃绰号“徐亚夫”,但结局却比西汉名将周亚夫好得多,周亚夫被汉景帝刘启关起来饿死了,徐晃则在曹丕篡汉之后升任右将军进封逯乡侯,魏明帝曹叡继位,徐晃的食邑增加到了三千一百户,丰衣足食,寿终正寝。
五子良将已说其三,剩下的就是“酱油”和“大胆儿”了。
很多读者都说乐进乐文谦在五子良将中,就是个打酱油的,虽然他排名第二,但是他最大的官职,是折冲将军,食邑最多的时候,是一千二百户。
乐进之所以在五子良将里打酱油,还真不是他去世太早,他一直活到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在世的时候,他就当上了右将军,还曾经假节。
乐进打酱油,可能也是无奈之举——他是五子良将中个子最小的一个(容貌短小),估计跟曹操差不多,所以他当了一辈子副将,记载乐进的战功,总有一个倒霉的名词,叫做“从某某征”。
其实张辽威震逍遥津,吓得江东小儿不敢夜啼,乐进也在张辽军中,并且跟张辽是搭档。乐进在逍遥津之战打酱油,其实是曹操安排的,他给张辽乐进李典留下了命令:“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曹操照顾老部下(曾为曹操帐下吏)乐进,不让他冲锋陷阵。没仗可打的乐进只好打酱油,并因此成就了张辽“张大胆儿”的威名(绰号)。
张辽的胆子,是五子良将里最大的,他敢用八百精锐挑战孙权十万大军,而且还打赢了,这在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多年以后,曹丕还在念叨张辽的功绩:“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
请注意,曹丕又一次让乐进打了酱油:合肥之战曹魏三大将,曹丕只提张辽李典,却只字不提乐进,如果乐进泉下有知,一定会摔了酱油瓶子的。
张辽的大胆儿,有时候连曹操都替他捏着一把汗。
当年张辽跟夏侯渊一起围攻东郡太守昌豨,僵持数月之后,吃光了粮食的夏侯渊就想撤退,结果是张辽只身深入虎穴,在三公山劝降了昌豨。
张辽此举,纯属胆大包天的冒险,曹操也是又惊又怕,还单独把张辽叫过来批评了一顿:“你身为大将,怎么能这么冒失?要是昌豨给你一刀,我还不得哭死?”
结果张辽满不在乎:“以明公(对曹操的尊称)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终于把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的绰号盘点完了,这里做一下小结:关三刀、张一吼、马坑爹、黄老卒、赵跑跑;张攀岩、于叩头、徐亚夫、乐酱油、张大胆儿。
这十个绰号,有的能让人捧腹大笑,有的似乎有点过于尖刻。笔者认为,赵跑跑似乎不太恰当,要是按照刘备的意思,应该叫他“赵虎威”,而乐进能够混到右将军假节,好像也不是一直都在打酱油。
至于关三刀张一吼乐酱油张大胆儿是否贴切恰当,还请读者诸君品评:或许您对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更加了解,会赠给他们更加贴切的绰号或美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