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寒窗苦读十二载梦寐以求的追求。然而,在亳州市第一中学,八名考生明明高考成绩达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集体放弃了这两所名校的志愿。消息一爆出,令所有人备感诧异。(8月18日人民网)
清华、北大在国内高校排行榜上经常名列前二,是国内公认的最顶尖名校,但高分考生非要上这两所名校吗?亳州一中八名考生的选择说明这不是“标准答案”。虽然这八名考生已经达到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有的已得到录取承诺,但最终选择了其他高校。
究其原因,是这些高分考生选择了自己更喜欢的专业和高校。比如,有考生认为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更适合自己,有考生原来的理想目标就是中国科大数学专业。也就是说,这八名考生综合考虑了自身喜好、相关高校和专业等情况,最终做出了理性的选择。
当然,这八名学生放弃清华、北大另择高校的背后离不开有关各方支持。比如,其母校亳州一中校长表示,“在尊重学生意愿面前,学校不能为了评比、为了声誉、为了附和大众,用感恩母校的方式来‘绑架’学生填报志愿”。这种不计名利的态度值得赞赏。
再比如,也离不开这些学生家长的支持。学生最终选择哪所高校哪种专业,家长也是重要“参谋”。这些学生家长没有用“人生经验”、“光宗耀祖”等因素干扰孩子选择高校,也是一种进步。这既说明家庭教育培养了孩子尊重内心,也说明这些家长比较民主。
这一案例对其他家长、考生母校和思想观念陈旧的人群都是一种示范,即上哪所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我们都应该充分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因为上大学主要是考生个人的人生大事,其他人都不应该用传统落后的观念去干扰学生自主决定,这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关爱。
其他高校综合排名不如清华、北大,但不是每个专业都远远落后。事实上,每所高校都有自己优势专业,甚至有的高校优势专业不次于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所以,学生上大学不能以大学之“名”论英雄,而是要以务实的态度综合考量,适合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八名考生放弃清华、北大创造了多赢的结果:考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是第一赢家;母校不计名利,会赢得考生和其他人的尊重;家长支持对考生人生是一次重要“助攻”,利于家庭关系;对其他考生而言,有人放弃清华、北大名额,自己就有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这八名考生的决定不会影响清华、北大的声誉和形象。虽然被高分考生放弃,但清华、北大仍会依靠综合实力继续“霸占”高校排行榜。其实对这两所名校来说,虽然期待优秀生源,但也尊重每个考生选择,因为“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都懂。
坦率地说,很多考生都想上清华、北大,既正常也不正常。正常是因为这两所大学是国内公认的最顶尖名校,学生向往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因“名”追求清华、北大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可能忽略了其他高校优势专业和自身因素。
其实,对这八名考生放弃北大、清华感到诧异,恰恰说明思想观念落伍了。希望每个高考考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高校和专业,也希望考生母校、家长、社会都能更新观念,支持、尊重考生的个人选择。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谢谢 ◎
我的微信公号:《浴室传奇》(weiyuchuanqi)——关注浴室文化与洗澡健康的微信公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