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史学家们都欠帝辛一声对不起

史学家们都欠帝辛一声对不起

中国的历史可谓是上下五千年的沉淀,让这个古国的文化更加具有传承性,我们是龙的传人,勤劳勇敢是我们的精神。那在这滚滚历史的车轮中,出现过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与七仙女,这些故事都被我们所熟知,这也代表了古代的人对于爱情的追求与歌颂,每个人也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一段美好的爱情是值得珍惜与尊重的,在中国历史上,商纣王子辛的宠 妃,有美色。纣王非常宠 爱她,荒理朝政,日夜宴游。后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经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武王所杀。说来妲己真是冤枉。历代文人,仅凭臆断和想象,便一步步地坐实了妲己的罪孽,让她背负起千古第一恶女的骂名。

温碧霞饰演妲己,最美妲己

传说刚刚成年的商纣王,英俊潇洒,拥有一身的好武艺。有一天,他带领将士们一起去野外打猎,纣王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箭术,很多凶猛的野兽都被他一箭射死,所以收获颇丰,在回城的路上,看到一只凶猛的黑狼正在追一只狐狸,这只狐狸的一条腿已经受伤了,眼看就要被追住,这时一只利箭射过来,正中黑狼的心脏,纣王下马仔细的给小狐狸包扎,并喂给了它一些食物和水,就离开了。而小狐狸的眼中已经全是纣王的身影了,英俊的外表和温柔的眼神,都让她处于一种甜蜜的氛围中,她已经爱上他了,她决定长大一定要报答他,而她就是苏妲己。

转眼几年过去了,妲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狐妖,而纣王也成为了一国之君,在一次选妃中,妲己也去报名参加,一段妩媚的舞蹈,彻底征服了纣王的心,纣王当场封妲己为自己因此心爱的妃子,妲己心里也跳跃着兴奋的火焰,而纣王看着妲己,总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这只是传说,听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很感人。

而正史记载(大商那时应该没有史官,所谓正史也是后面的人乱编的),《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就是说妲己是纣王征战得胜的“战利品”。据说有苏氏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所以才会有《封神演义》这般附会。虽然妲己不是狐狸精变的,可照样把纣王迷得魂不守舍,唯“妲己之言是从”。

根据正史记载,纣王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声 、北鄙之舞、靡靡之乐”,还搜括百姓钱财,修建起高大宏丽的鹿台,里面置满奇珍宝物。同时,“积糟为邱,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闲”,彻夜长饮,欢嬉达旦,可谓荒淫之极。

最过分的是,他耳根子特别软,最听妲己的话,甚至到了 “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这样一来,天下就无法太平起来,老百姓埋怨,各诸侯反叛。这时,妲己又给纣王出了一个“狠”招,发明了一种惩治犯人的刑法,曰“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铜柱横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后命“有罪者行其上”,没走几步,就纷纷掉进火红的炭火里,活活烧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挣扎惨叫,妲己“乃笑”。如何笑,是大笑还是冷笑,就不得而知了。对于这种冷酷而变态 的做法,纣王的叔叔比干实在看不下去,就向他进谏说:“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这话戳到纣王的痛处,他非常生气,觉得这是“妖言”惑众,给他难堪。这时,妲己又在一旁添油加醋,樱桃小口一开,吐出一句血淋淋的话来:“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纣王一听,爱妃有如此求知之心,那就打开看看吧。于是,“剖心而观之”。

史书记载,他还将九侯﹑鄂侯两位臣公一个剁成肉酱,另一个做成肉干;另一位臣公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本也要 “炮烙”,但他很聪明,马上服软,并献给纣王“美女 奇物善马”以及自己的洛西领地,纣王这才松口,把他放了。后来,有点头脑的大臣装疯的装疯,卖傻的卖傻,投敌的投敌,流放的流放。这样一来,自然民心背向、诸侯离心。很快,西伯昌的儿子周武王就起兵造反,将他打败。他不愿投降受辱,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好的宝物,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而他的美人妲己,结果更惨,被砍头不算,砍下的头还被挂在小白旗上,给天下人看,要让天下的女子都引以为鉴。

无论正史典籍,还是稗官野史,都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这样论调已经家喻户晓,深植人心。但问题是,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先说纣王,历代史书已经把他符号化成一个暴君的形象了,可这个形象离他真实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距离。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里的“妲己有宠 ,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里的“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还是不太离谱的合理推断。再到后来,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丰富,写出来的史料也就愈生动,直到后世的《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的顾虑,加上历代文人提供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恶女的罪名,也终非她莫属。

实事求是地讲,纣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当时商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军队都装备着先进的青铜兵器和盔甲,而且他的作战部队中还有“象队”这样的特种部队。古书上就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因此,他的部队所向披靡,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时,他有两个主要的对手,一个是西部的周方国,另一个就是东部的夷人部族。纣王曾在山西黎城与文王恶战一场,把文王打得大败(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若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姬昌早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

稍作休整,纣王立马发兵东夷,计划一劳永逸地除掉东部威胁,永绝后患。凭着优势兵力,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直打到长江 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也几乎拖垮了商王朝。卜辞记载商征人方往返一次需要200天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安阳殷墟出土了一块刻有“人方伯”字样的人头骨,显然是商军杀死了人方的君长并带回其头骨作为战利品。虽然商最终战胜了人方,但商的国力也因此而大大消耗,因此《左传》评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缓过神来的周武王根据纣王亲哥哥微子的告密,得知纣王大军尽出,都城内防御力甚弱,遂发兵奇袭商纣,在牧野展开决战。而当时商王的精锐之师远征东南,不可能及时赶回,因此,只好将70万东夷战俘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应战。牧野之战打得异常惨烈,正如《尚书》上所描述的那样,“流血漂杵,赤地千里”,绝非后世史书上所说的什么奴隶临阵倒戈,周武王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纣王不肯投降,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所以自杀了。一个这样的君王,会如此残暴嘛?扪心自问那些古时所谓的史学家,你们都欠帝辛一声对不起,他为中国的版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是第一位反对神权的君主。历史的进步,如此一位君王,我不相信他能做遍天下坏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63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