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8 日,巴菲特:我活了 89 岁,只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3 月 9 日,巴菲特:我活了 89 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3 月 12 日,巴菲特:我活了 89 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3 月 16 日,巴菲特:我还是太年轻了 ……
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么“要计划”又有什么用呢?做了这么多年的咨询,发现很多企业都不重视"计划管理",通常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我分享一下关于计划管理自己的感悟,请看下图的“周计划”模板,该模板采用思维导图模式,具体的"工作任务安排"又与"Oullook"进行联动:
周计划模板
一、 问题
1. KPI异常:
1、 时间跨度分为:上周和年度累计(即从年初到上周末)。
2、 不需要在思维导图中做详细阐述,需链接到《KPI实时监控和改善系统》。
2. 主要问题:
1、 所辖范围内发生的重大问题总结及解决方案。
2、 可预见的重要工作事项通报及解决方案(不限于本周)。
3. 造成损失:
因为本部门的工作,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4. 提升效益:
所做的“改善”,为公司创造的“效益”。
二、 计划
1. 攻坚克难
1、工作范围内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很多人在写这条的时候,经常会感觉无从下手,自己做的事都是日常工作,也没什么大事。“乱世出枭雄”,回顾自己的“提升”之路,无一不是和“解决大的事件”有关。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往往也体现在“攻坚克难”的能力上。
2、攻坚克难的方向:开源和节流(质量、效率和成本)。越来越多的感悟,“做事”最终要体现在“钱”上,要么“开源”让钱“变多”,要么“节流”,让钱“少花”。
3、“无限的资源”做好“有限的事情”不算本事,要用“有限的资源”做好“无限的事情”才是“真功夫”。
2. 部门协同
1、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重要事项。
2、其他部门需要本部门“配合”的重要事项。
3. 领导交办
1、上级领导交办的主要事项
2、一个人工作的“主动性”不强,往往会体现在大部分事情都是“领导交办”的工作上。
3、既然事情一定要做,要尽量“想在别人的前面”,即便做同样的事,“感觉和成就感”也不一样。
4. 标准优化
1、软标准:
系统、制度、流程、表单、作业标准、岗位职责、日常工作和培训教材等。
2、 硬标准:
设备、设施、工装、工具等,不要忽略“硬标准”的优化。
5. 团队打造
1、培训
2、 辅导
3、沟通
4、团建
6. 日常工作
1、只列出重要事项
7. 自我提升
1、硬技能:以工作技能(术)提升为导向的学习计划
2、软技能:以职业素养(道)提升为导向的学习计划
小结:
一、计划的基本准则
1. 直击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2. 简单明了:复杂问题简单化,写的越多,越不容易把握要点
3. 重点突出:80%的时间要专注到20%重要的事情上
4. 以终为始:以目标为导向
5.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预防为主
6. 落地导向:未链接到Outlook的计划都没有落地,关于此点不做延伸,请观看下面视频,体会此项的妙处。
7. 数据导向:数据导向且要看到数据背后的真相
8. 结果导向:不要为了做而做,要以输出和结果为导向
二、计划要符合MECE准则
1. 无错误
2. 无重复
3. 无遗漏
4. 符逻辑(看到本质、知道目的、目标、起点、终点和路径)
三、深谋远虑,谋定后动
1. 日常工作计划做
1、没有计划
2、没有行动
“思”是“行”之始,“行”是“思”之成。连“想”都没想,何谈去“做”。
3、没有跟踪
因为下属不会做你“期望”的事情,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情,因此管理就是“检查、检查、再检查”的过程。
4、没有结果
2. 计划工作日常做
1、让计划跟上变化
周计划不是“一周一次”的计划,要实时修正周计划,要让“周计划”变成“滚动计划”
2、让行动符合计划
“习惯”符合“标准”,“标准”才能成为“习惯”
3、让计划化为行动
不要为了做计划而做计划,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4、让行动变成结果
不以“结果”为导向的做事,都是“耍流氓”。耍了一辈子流氓,就要变成“老流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