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科院终于对中高考下手了,8月18日这四个字将影响学生未来

中科院终于对中高考下手了,8月18日这四个字将影响学生未来

@米米妈妈:“报了很多辅导班,一年好几万,可孩子的成绩就是没起色!”

@Dr.Lee:“平时上班忙,孩子都是公婆带,根本没时间监督孩子学习!”

@不蒋李:“孩子整天做卷子,天天学到大半夜,一考试还是那点分!”

@陈钰涵:“孩子不会的题,小学还能讲讲,现在真的有心无力!”



孩子成绩差,到底差在哪?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是不努力还是不知道怎么努力!家长花钱又操心,孩子拼命学拼命刷题,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

因为孩子学得不精准!

学校老师经常强调:查漏补缺!可是孩子到底遗漏了哪些知识点?又在哪种题型上有欠缺?知道自己哪一科学得不好,可是不好的到底是哪一科的哪一个章节,哪一个知识点,又有谁能告诉孩子?!



大量的试卷习题,孩子做了有用吗?

拿数学来说,我们都知道试卷的知识点是分散的,一张试卷考察十几甚至几十个知识点。

其中,有些知识点和题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已经完全掌握了,再做一遍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薄弱点却需要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

可试卷是‘死的’,并不能让孩子灵活的只做薄弱点的试题。所以说,没有针对性的盲目的刷题,无疑在做无用功,浪费孩子的大量时间。



学校瓶颈:教学缺乏个性化、学情难把控

“好”老师就那么几个,不可能覆盖全部的学生。再者,现阶段教学基本都是围绕应试化的‘教’,并不能让每个孩子都充分理解和消化。有些知识点老师讲过一次,以为全班都能掌握了,但其实可能个别孩子并没理解,知识遗漏就这么越积越多。

但我们也要理解,老师的精力有限,一个班那么多孩子,不可能人人都能实时、个性化的顾及到,所以难免老师的授课内容、作业的布置乃至试卷试题都是‘一刀切’。



作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孩子的痛苦和委屈谁能理解?不努力的孩子不算痛苦,拼命努力却没有方向的孩子才最痛苦!

其实2018年,教育部就已经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先导性工程”,目的就是为了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升级,即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创新。基于AI人工智能与自适应科学的前沿技术,用科技手段向学习要效率,不要疲惫!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作为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基地,为实现教育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发展,汇集了大批专家进行充分调研论证,最终研发出了国家信息化教育2.0计划的山东标准版本 —— AI蛙答答

测 —— 学生简单做题,AI智能分析,迅速抓取薄弱知识点。

学 —— 根据知识遗漏,制定学习路径,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

评 ——数据画像学生薄弱易错环节,学情状态一目了然,精准学习方向。

练 —— 一线名校教育资源,700多万道海量真题,4万多个精讲视频。



AI蛙答答通过智能组卷、错题分析、智能推送、大数据分析,为学生出具学情分析报告,定位知识点缺失、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一个AI蛙答答用户账号包含学生、家长、老师三个端口,方便家长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情报告,也为老师在作业辅导和教学管理上提供了便利。

2019年8月18日,历时多年精研打磨的AI蛙答答人工智能学习软件将上线公测,这是一次科学与教育的划时代融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060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