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细菌、病毒、霉菌等活跃,另一方面气温变化不定,乍暖还寒,且多风夹杂其他病邪。在冬春交替季节,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春天的气候变化,稍有不慎,就会让疾病乘虚而入。像流感、流脑、猩红热、麻疹,包括新冠病毒等传染性疾病,都是春季高发的疾病。
应特别警惕的是,早春时节,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乘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首先要防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流感、过敏性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春天气候温暖多风,非常适合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与传播,故多发流行性传染病,因此也要吃些能补充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的药物。特别是对久病将愈、病后体虚、手术后气血亏虚,老人、儿童体质虚者更为必要。春天进补,应注意季节特点,根据各地区不同气候,合理选用温、热、凉、平和、益气、利血、养阳、补阴等调养脏腑的方药。
通常,对无病及个人体质情况差异不大者,北方进补,宜选辛、甘之品,兼以温补,如人参、熟地、当归、黄芪等,用以帮助春阳升发,保护阳气。南方气候暖湿,常春雨绵绵,宜兼顾健脾利湿之品,如党参、茯苓、白术、 苡仁等。春暖花开后,则可进凉补之品,如玉竹、生地、沙参等。
春季,是肝阳上亢,肝病易发的季节。以药养肝是春季药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应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1.常用养肝明目中药有:枸杞子、菊花、苍术、白蒺藜等。
养肝荣筋类有:肉苁蓉、木瓜、菟丝子、枸杞子、牛膝等。
柔肝理气和血类有:地骨皮、柴胡、白芍、川楝、地黄、黄精、枸杞子等。
春季养肺要点
重视防风御寒,增减衣服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善行数变”,“春多风病”,“春来不可背寒,寒则伤肺”。
因此,要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注意防寒、防风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防风御寒,以顺应骤变,敛阴护阳,防病保健
中医素有“当春之时,食以减酸为甘,以养脾扶阳”之说。因此,春季的饮食以健脾壮阳为主调摄,在日常膳食中应多吃些鸡、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糖和温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生冷之品,以增加营养、扶助阳气,使之兴旺。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避开花粉等过敏原,外出最好戴口罩。
2.调节情绪,怡情养性
春天宜酌情增加一些饮食,诸如绿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这些食品能兴奋神经系统,消除疲劳,防止“春困”和情绪低沉。另外,处事不要过激,力求心平气和,情绪安定。养鱼、赏花、垂钓等都可调节情绪,怡情养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89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