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嫦娥三号之后到达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是中国第六颗月球探测器,它也是首个在月球背面进行软着陆和实地考察的探测器。科研团队将根据嫦娥四号探测得到的数据对月球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秘。嫦娥四号主要构成部分是着陆器和被命名为“玉兔二号”的探测器,同时嫦娥四号还搭载着一个“月面微型生态圈”。这个由重庆大学承担主要试验任务的“月面微型生态圈”,不仅装载了我们熟悉的土味特产棉花、油菜和土豆,还搭载了酵母、果蝇、拟南芥等多样生物,目前在月球表面上有一颗来自地球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出品|国器
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表面种下植物和饲养昆虫的国家
该月面微型生态圈外观是一个圆柱体,重量达到3公斤,其直径为16厘米左右,高度大概是18厘米。除了虫卵和植物种子,月面微型生态圈也装载了一些水、空气和土壤,还有照相、信息传输的相关设备。该微型生态系统的科研人员透露,虫卵孵化后将产生二氧化碳和粪便等养料,土豆、棉花等植物将释放氧气和碳水化合物,如此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便出现了。这个由昆虫和植物组成的月面微型生态圈,成功让中国成为了首个在月球表面种植植物的国家,这对于未来月球人类基地的发展提供先前的数据基础和经验。
对月球背面地下40米的深处进行地质数据的分析
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在本月初进入了休眠期,而尚在活动的玉兔二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已经行驶了399米,即将突破400米的大关。玉兔二号探测器其实行走358米就已经耗费一年多的时间,这背后不乏玉兔二号探测器探测路段复杂、地址松散等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探测器的主体任务是进行月球表面的探测和研究,所以并不追求速度而是稳扎稳打。中国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四号目前探索到的信息数据已经成功做到了对月球背面地下40米的地质分层进行分析、整理、结论阐述。
为何嫦娥四号要比嫦娥三号晚半个月才进行着陆
月球上的一天其实等同于地球上的一个月,在嫦娥四号发射到此前嫦娥三号到达的月球位置后,绕月球一段时间然后才进行月背着陆,这也解释了为何嫦娥四号的着陆时间要比三号晚14天。月球背面相对于月球表面没有地球大气层、电磁波的干扰,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意味月球背面是更好的天文探索之地。中国首次打破月球背面着陆的纪录,也将让人类对于月球探索翻开一个新的篇章,而且我国后续的探月工程将会对月球的探索进一步深入,载人登月和月球南极基地的建造将在不久后实现。
嫦娥五号的具体任务是采集2000克的土壤并返回地球
除了此次嫦娥四号搭载的微型生物圈外,嫦娥五号的具体任务也已经出炉。嫦娥五号搭载的探测器的具体任务是在月球表面进行土壤采样后,然后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发射起飞,将采样的土壤携带返回至地球上。此前前苏联的探测器在进行多次月球表面采样后,仅仅只成功了三次采集了300克月球土壤,而我国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将仅用一次机会,采集接近2000克的月球土壤样本回来,达到这样的技术难度说明中国已经有能力、有信心克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6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