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所有的生命,在他活着的时候都希望怡然自得,因为人的天性是乐得而恶失,乐成而恶败,然而现实中并非每个人都如愿以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或怨或恨。
我们为什么要去解析产生怨恨的原因,是因为只有了解它,我们才能化怨泄恨,才能让每个人变得平和自得,和则能平,才能有婉容,才能有悦色,才能过好自己,过好家庭,我们社会才不会有马加爵,林森浩,才不会有司机驾车冲撞无辜的行人案件,才不会那么多人间惨剧。
那么怨恨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呢?怨恨准确来说是一个人对已经所发生的事情的情绪和情感。人有所欲,则志存而思之,人因思而远慕,而最终的结果出现以后,或许喜出望外,或许心满意足,或许事如愿违,或许大失所望。
怨的意思就是所愿不得,失望后就会责怪,谴责,埋怨,抱怨,长期不满的积累则称积怨。简单的说,就是该给我的没有给我。用中医的说法就是虚证,得用补法。你给他,他满足了就不怨了。这里说的情况是人正常的需求。如果有的人,因为欲望与现实反差太大,这时候我们得给他降降的心火,不要过于攀比和贪婪。现实中很多人都是被自己的欲望搞得欲火焚身,活成了怨妇,这得好好认清自己真实情况,端正自己的价值观。
恨就是遭受别人的侵犯或者伤害想报复,反击的心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被伤害侵犯后生恨,有的人会忍气吞声,怀恨在心,隐忍不发等待机会。恨在中医看来,是实证,不该有的有了,不发去伤敌,就会留积伤害自己,饮恨终生。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会有如此情绪和反差呢?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感或者情绪是因为由自己的身心状态决定的,我们说人都是文化历史社会的产物,是文化,历史,社会把它朔造成这样的,在整个社会道德滑坡,公义缺失的环境里,该给我的给了别人,从怨到恨,社会普遍出现道德残忍和伤害后,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牺牲品,想想这个是多么的可怕,最近发生的事件依然历历在目。上海幼儿园无辜的孩童却成了一个陌生人手中屠刀的冤魂。
怨与恨都是病,都得治,我们不要有病,我们怎么做,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外兼修。为什么把平天下作为最高的目标呢?天下正,则公义存,公义存则每个人,家庭,社会整体和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天下不正,不正则会乱,则会争,该给我的没给我,就会有怨有恨,有身而不能全身,有家,不能兴旺,有国不能安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0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