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冒着丢冠风险带头罢赛,拜仁为何对“死忠”球迷彻底宣战?

冒着丢冠风险带头罢赛,拜仁为何对“死忠”球迷彻底宣战?

2月29日,这个四年才会拥有的珍贵日子,注定成为德甲班霸拜仁慕尼黑乃至整个德国足球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在头号射手莱万伤停后的首场比赛中,拜仁近乎创造了一项新的历史,球队在比赛62分钟时便已6球领先,看上去有望创下迎战霍芬海姆的最大比分纪录。然而此后风云突变,由于拜仁极端球迷在客队看台突然拉出侮辱霍芬海姆主席霍普的条幅,导致比赛连续两度中断。最终,双方球员在回场后以相互传递“默契球”的方式耗完比赛最后13分钟,在共同表达对霍普的强烈支持后,让德甲历史上活久见的场景就此戏剧性收场。

【赛场出现侮辱横幅,针对的是“50+1”首个特例】

无独有偶!就在上周末进行的德甲联赛中,科隆、多特蒙德、柏林联等队球迷不约而同的也在球场看台打出了辱骂霍普的条幅,这导致多特对阵弗莱堡的比赛、柏林联和狼堡的比赛一度被迫暂停,科隆对阵矿工的比赛下半场延时开球……真是难得见到德甲各队球迷如此“心有灵犀”、“交相辉映”。


其实,德甲球迷在看台公开攻击侮辱霍普的场景并不少见。哪怕德国足协不得不频频为此开出罚单,依然挡不住各地球迷的这类做法。例如多特球迷因多次辱骂霍普,德国足协体育法庭早在2018年秋天就开出球迷禁赛处罚(当时设置为延期处理),却不想多特球迷依然我行我素,直至今年收到德国足协的最后罚单——未来两个赛季不允许球迷随队赴霍芬海姆客场看球,且多特俱乐部还被处以5万欧元罚款。

看到侮辱霍普近乎成为德甲看台的“潮流”,相信多数球迷目前已经知道其中缘由——德甲独特的“50+1”政策。如果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德甲“50+1”政策规定了决策权(或表决权)只能归德甲俱乐部所有,私人或企业即使拥有50%以上所有权也不能真正掌控俱乐部。这是德国足球独有的保障俱乐部权力的政策,目的在于严格限制外来资本的影响,而把俱乐部最高权力始终留给会员(球迷)。

因此作为金主,无论为某支德甲俱乐部投资多少,只能拥有49%(低于50%)表决权;同时作为球迷(会员)哪怕1分钱也没有投入,却在俱乐部的营运管理中享有重要权力。因此,这种看上去明显不公且制约投资的政策近年来受到了不小挑战,不少老板可谓想尽办法规避这个政策以成功掌控俱乐部。例如红牛集团买下了一支第五级别业余球队作为RB莱比锡前身,通过限制会员加入而掌控球队,哪怕为此耗费了近10年才一步步踏上德甲赛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778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