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地球是一颗生命星球,她数亿年来如一日,辛勤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生命。同时,我们也知道,地球也是一颗蔚蓝透亮的水球,地球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7:3,换句话来说,地球内有70%的区域被水覆盖。
接下来,笔者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认为,地球生物可被划分为几类?相信不少人的答案为两类,即陆上生物和海洋生物。其实,若以生存区域为标准进行划分,地球上的生物可被划分为三类,分别是陆上生物、海洋生物和地下生物。说到这,部分朋友或觉得有些吃惊,居然还有生物生存在地表之下?不是所有生物都生存在地球表面吗?毕竟生命的生存与发展需依赖阳光和氧气。
事实上,绝大多数生物都需依赖水、氧气、阳光等生存,但有少数生物是例外,例如生命力惊人的水熊虫。水熊虫,别名“小美”,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生物,不管是在海拔超6000米的高峰上还是在温度超200摄氏度的酷热环境中,又或是置身深海环境内甚至是太空环境中,都无法阻挡它们对生存的渴望。在上诉这些极端恶劣环境下,许多生物都会因无法适应而走向死亡,但水熊虫不一样,它们能在这些环境中坚强存活。因此,地下环境虽不同于地表环境,地下环境虽颇为恶劣,但并不能完全排除生命存在的可能。
为尽早探明地下世界,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科研团队便开展与实施了地下钻井实验,此项实验被称为“科拉超深钻孔”。实施前期,科研人员充满自信,但随着深度的增加,科研人员开始感到不安与焦虑,当钻头去到地下约1万米的区域时,地下传来的悲戚哭喊声让科研人员坐立不安。最终,考虑到技术限制、地下环境未明等因素,在钻头下探至地下12263米时,科研人员发出的了召回指令,以免给地球内部造成损害。
虽然实验暂时结束了,但人类对地下世界的探索还远没有结束。结合勘探现场的情况,有科研人员提出,地球内部或生存着性质特殊的微生物,声声惨叫可能是它们发出的。为进一步检验科研人员的猜想,来自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组成了一支地下科考队伍,这一探索,便是10多年。
经过10多年不断探索与分析,近期,他们终于自信地宣布,地下的确存在生命,甚至,还可能存在生命系统。消息一出,各国人民纷纷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都认为科研人员在开玩笑。后来,科研团队的其中一名成员透露道,他们在地下发现的微生物大都属于厌氧型微生物,其中,他们曾在日本海域海底以下2公里处发现了“甲烷制造者”,他们也曾在地下约2.5万米处发现了可在昏暗环境中生存与繁殖的单细胞生命,而更让人惊奇的是,通过分析这些单细胞生命的体内元素与物质,它们的年龄可能高达千岁!
此外,科研人员还说到,地下生存空间至少达20亿立方千米,比海洋的13.5亿立方千米还要大,这意味着地球内部或生存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地下生命数量及种类或不少于地表生物。未来,科研团队还会继续深入研究与发掘深藏于地表之下的生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