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并非来自外星。但是最近一些科学家认为,以火星为例,假如我们缺乏防范意识,威尔斯《世界之战》式的结局确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只不过不是丑陋的火星人被地球病毒杀死,而是我们被来自另外一个星球的病原体毁灭。
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仍是科学家想要解开的一个谜。NASA / JPL-Caltech
卡尔·萨根早在1973年就已经指出:人们给予火星以很大的生物学兴趣。火星上存在病原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假如这些生物穿越太空来到地球环境中,就有可能变成一场浩劫……这是一个激进的观点。一方面,由于两个行星几十亿年来没有生物学层面上的接触,火星生命可能根本无法对地球生命构成威胁;而另一方面,基于同样的原因,地球生命的密度已经足够高,也有抵御外来威胁的能力。但是尽管可能性非常低,一旦发生,后果却也一定极其严重。
电子显微镜下,存在于人体细胞间的新型冠状病毒。NIAID-RML
SETI高级研究员John Rummel认为,假如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其过程可能会和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有些相似,但是也许会更糟糕。
一方面,它们都是新的微生物,人类对它们都缺乏识别能力。人们用了一个多星期,才能较为明确地对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进行诊断,那么对于一种全新的外星微生物呢?另一方面,地球传染病大多有季节性,而对于外星微生物,如果它能够让人发病,而不是受限在局部小环境中,那么就表明它没有受到这种自然的约束。
Rummel还认为,对于从火星取样,然后返回地球这样的行为,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防控来自未知的风险。科学家对于如何从火星取样并带回我们自己的行星有着许多不同的思路,但是有一条是基本的,那就是如何检测并严格控制生物学危害。
因为我们不知道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所以这样的防控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然而这却是有必要的。我们必须建设有足够预见性的样本处理设施。普通的设施在传染病开始流行时,可能根本无法及时作出反应,甚至于无法区分研究样本中的微生物究竟是来自地球还是火星。
前NASA官员Catharine Conley则表示,作为一种全球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与未知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后果,以及我们认识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有多么重要。
Conley认为,就火星探索而言,被带至火星的地球生物更容易给未来的火星人类定居者带来麻烦。假如火星上存在本土生命,那么它们被带到地球后,给地球带来的麻烦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在环境方面,而不是成为一种致命的流行病。
但是假如火星生命和地球生命之间存在亲缘关系,那么两者将会难以区分。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火星的微生物会更容易导致跨物种的疾病,给人类带来灾难。
新型冠状病毒。CDC
参考:
What can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teach us about bringing Mars samples back to Earth?
https://www.space.com/coronavirus-lessons-for-mars-sample-return-worries.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4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