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表扬激励、关系民主……这六种做法会提升孩子学习品性

表扬激励、关系民主……这六种做法会提升孩子学习品性

在上一篇文章,我谈到了哪些做法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品性。有人问,怎么做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品性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听说喂点儿鱼肝油对狗的健康非常有好处,他决定试一试。于是他每天把自己爱犬的头夹在两腿间,用力地掰开它的嘴,把鱼肝油灌进去。每次那只狗都挣扎不已。有一天这个人喂狗的时候,那只狗终于挣脱了主人的束缚,把鱼肝油吐了出来。但让这个人更为惊讶的是,狗把鱼肝油吐到地上后,又回过头来贪婪地舔食起来。

原来狗并不讨厌鱼肝油,只是不喜欢主人的喂食方式。

同样,许多时候,孩子对我们布置的任务产生抗拒心理,他们抗拒的并不是任务本身,而是我们给予的方式。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提升学生品性的方法。

1.及时表扬激励。

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我们都要学会用“放大镜”找孩子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表扬要具体到某一个方面,如语言的逻辑性,思维的独特性,解题的准确性等等,切忌泛泛地表扬“你真棒!”有效的表扬激励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促进智商和学习追求的提升。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加分等要注重公平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加分机会。评价结果要有效运用,如与学科优秀生,学习进步生等评选相结合,形成闭环。

2.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通过他们的微表情变化,了解他们哪些地方疑惑不解,哪些地方恍然大悟,这样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过程,避免学生掉队。家庭教育同样如此,在新知学习中要引导孩子探究本源,让他们爱上学习本身。如,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静夜思》,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诗中的“床”到底指什么?“半斤为什么等于八两?”“家”下面为什么是猪而不是人?尤其在生字学习中,采用“拆字法”引导孩子探究,孩子记忆深刻,很难遗忘。

3.实施作业分层。

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孩子要以基础题为主,但要避免超度学习,如基础性的计算、写字、同类型应用题等训练至少六次;对于中等以上孩子要开展探究性学习,把孩子从机械重复性作业中解放出来,用于拓展阅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扩大学生知识面。如,用阅读数学故事代替数学作业,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兴趣、智商、追求自然得到提升。

4.开展主题活动:

如,一分钟快问快答;每天三分钟阅读分享等。这些活动可以很快聚焦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孩子高效投入到新课学习当中,从而提升学习品性。

5.遵循认知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遗忘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课前十分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课后十分钟总结强化。每八分钟变换一种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当堂知识掌握会更牢固。同时遵循遗忘曲线,及时复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12岁以前是用身体学习的。所以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当中。如果我们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6.关系民主和谐。

不论是师生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要做到民主和谐,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当中。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你越是大吼大叫他越是不会。当他全身心都处于紧张害怕状态时,大脑根本不会思考,所以你讲再多遍,他也不会理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457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