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战“疫”期间那些比病毒还可怕的谣言

战“疫”期间那些比病毒还可怕的谣言

1 、喝板蓝根、熏醋可以预防病毒?
  辟谣:板蓝根不是神药,熏醋也不可取。中国康复医学会的专家认为,板蓝根适用于风热感冒、病毒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效果。至于熏醋,醋里的醋酸是消毒剂乙酸的一种,但食用醋所含的醋酸浓度很低,熏醋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作用微乎其微。不仅如此,熏醋时,醋酸挥发到空气中,还会刺激人的呼吸道,反而会引起不适。
2、暴雪会冻死病毒?
辟谣:2月13日以来,随着强寒潮不断推进,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今冬以来最大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全国各地的气温纷纷迎来“跳水”。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暴雪会冻死病毒”的说法。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官微发文回应这一说法:“太天真!病毒就喜欢寒冷干燥的空气。”  事实上,降雪对病毒传播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降雪可以清洁空气,因为雪花可以有效沉降空气中飘浮的细颗粒物,而这些颗粒物往往会窝藏病毒或是细菌。所以,降雪过后,空气质量通常都很好,人们可以放心大口呼吸。  另一面是,暴雪降温,反而有利于病毒入侵人体。专家认为,受寒后,人体呼吸系统黏膜更容易受损,病毒存活时间更长、繁殖更快,进入鼻腔的病毒会有更大的概率感染细胞。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来可以相安无事的病毒,将在寒冷时趁虚而入,可能带给人们一场感冒。
3、用过的口罩用吹风机吹或酒精消毒可继续使用?
  辟谣: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主任药师刘皈阳通过中国科协平台就此问题进行辟谣:一般而言,口罩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在口罩供应不足等特殊情况下,N95口罩可在严格规范下“延长使用期限”及“有限重复使用”。 这里的“延长使用期限”,是指一次佩戴不摘取,去接触不同的病人。“有限重复使用”则是指,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可重复使用一定次数;如厂家未说明,一般不可超过5次。  还有人说,口罩要多戴几层才管用。在专家看来,这种做法不可取。戴多层口罩,可能会使人更用力地吸气,加上口罩间的密合性不好,气体会从侧面进入,戴口罩的意义也就失去了。至于用吹风机吹口罩,或者给口罩喷洒酒精,这些举动都可能造成口罩的变形和过滤纤维的损坏,也就会破坏它的保护作用。刘皈阳说,如果口罩变潮或被分泌物污染,必须马上换掉。
  4、空调高温或热水澡能对抗病毒?
  辟谣: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新冠病毒进入人体是通过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这就决定了,不管是体外的空调高温,还是体外的热水澡,都不能消灭人体内感染细胞中的病毒。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告诉记者,新型冠状病毒需要长达30分钟的56摄氏度高温才可杀灭,而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洗热水澡也无法提升体内温度,因而无法预防病毒。更为重要的是,人在56摄氏度的水里洗半个小时,可能会染上热射病,甚至有生命危险。林炳亮说,在非常时期,建议每天洗一次热水澡,但水温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为宜,洗澡后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还有消息称,开暖气或空调能预防新冠病毒。在专家看来,这也和“淋热水澡”一样进入了认知误区。想要灭活病毒,需要达到56摄氏度并持续30分钟才可以,但空调开到56摄氏度时,人便难以承受,加重肺部的负担。从这个角度来说,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网警提醒#: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言论应当属实,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发布、转发不实疫情信息、谎报疫情、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3602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