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病毒肺炎的出现,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这一次是在中国武汉,下一次致命病毒爆发,我们不知道在何时,在全球哪一个地方及如何发生,但可以肯定的,它必然会再次发生。在疫情发生后,中国远远超过国际要求的应对突发疫情的努力和担当,在国际公共卫生防疫史上是空前的,获得了国际社会与专家的一致赞赏,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世界注目。
全球正进入一个新阶段,致命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可能成为新常态
进入21世纪,地球村的庞大人口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流动状态,同时,气候变化、新出现的疾病、对热带雨林的过度开发、薄弱的政府组织能力和区域武装冲突,正使得各种疾病疫情更有可能发生和蔓延。而且,一旦发生疫情,瞬息万变的病毒变异,将注定使得传染病防疫更加困难。
早在2019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情况方案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博士就表示,该组织正在跟踪全球160起疾病事件,其中9起被列为3级紧急情况(WHO最高紧急情况级别)。在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一次应对这么多紧急状态的情况。未来,这样的频率可能不会降低,由此将有可能进入一个疫情爆发的新常态。为此,国际社会需要抽出更多的资源做出规划和准备,否则,如果应对失当、找不到到适切对策,并进而导致对国际旅行和贸易进行频繁的限制,必将对全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形成重大干扰。
中国在抗击疫情上的努力和责任担当,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到目前为止,本次中国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努力,如世卫组织驻中国专家所言,应该得到“瞠目结舌”的赞赏。对于中国努力的经验,必须进行全面提炼和深刻优化,从而为应对国际疫情的新常态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1、由国家最高领导层亲自部署和亲自指挥的最高效的动员和防疫力度。当前,中国正在竭尽其所有的资源和人力来对付这场危机。目前中国政府看似“过激”的防御措施非常得当,从来没有如此高效的政府在如此庞大的尺度上进行如此的尝试。这种态度和努力,有助于有效放缓疫情传播速度,并为疫苗的开发及疫情的研究争取更多时间。
2、在具体操作层面,采取果断防疫措施,切断疫情传播。中国方面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民众积极佩戴口罩、政府快速确定定点医院、在疫区建设医院的“小汤山”模式,以及当地公安、居委会等机构的高效运作,都值得其他国家在面临疫情时学习。
3、对国际社会的负责任态度与行为。目前,中国分离病毒,对基因组进行测序,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分享的速度是无法言喻的。这种公开透明的疫情通报和病毒基因序列分享,可以以使各国相关机构掌握一线情况并能快速辨别筛检,进而成功开展疫苗开发工作。
这些,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言,都远远超过了应对突发疫情的国际要求,在国际公共卫生防疫史上是空前。也正是如此,世卫组织对中国控制疫情充满信心,这不是基于政治或面子,而是中国的努力和责任担当使然。
国际社会的合作是当务之急,幸灾乐祸和排斥歧视只会使疫情泛滥
当前最需要的是全球合作应对疫情,中国需要全球的理解支持和急需医疗物资的援助。同时,在下一步,全球其他国家,特别是传出疫情的医疗水平较弱的国家,也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从而为全球公共利益做出更大贡献。
目前,国际社会对疫情漫延的恐慌及采取的相应紧缩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疫情恐慌的浪潮远远超过了实际问题的危害。某些国家类似于要求禁止所有中国人入境等仇恨、歧视的主张,不仅无益于疫情问题的根本解决,更有可能导致疫情跟踪难度的进一步加大,对阻止疫情传播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未来,全球致命疫情的爆发将不再是不期而至的“黑天鹅”,然而,各国和有关机构都尚未做好准备。对此,本次中国应对疫情的教科书级别的方案和努力,既体现了中国在抗击疫情上的责任担当,更可以成为一个重要案例,供后来者参考与借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3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