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奶农日倒奶2吨、淄博奶农日倒奶5吨、潍坊奶农日倒奶6吨等等。这一系列数据无一不反映出目前上游养殖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一天倒掉6000块钱”
连日来,为了防控疫情的传播,许多地区自主的封村、封路,不但阻止了人员流动,也阻挡了车辆正常的流通,其中就包括拉奶车。
而这次奶农倒奶的起由主要也是受疫情封路的影响,与以往受行业影响所不同。这次封路,使本该回暖的养殖业再次承受了重重的一拳。
“现在一天倒奶2吨,一吨两千斤,折合成人民币约为3000元,每天6000元就这么倒入下水道了”。保定奶农向《乳业财经》记者反应,现在封路拉奶车根本进不来,好不容易有奶贩子拉走了一车奶,但价钱还没有谈,但能拉走就是好事了。
绿康奶业张长明表示,疫情前的奶价为4元/公斤,现在卖不出去,奶都倒了。这也意味着,现在的奶属于“无价”,因为无路可销。
况且,员工的工资、奶主的房租、养殖费用等杂七杂八的开支每天也都是流水。保定奶农表示:“现在有200头牛,算上人工、饲料等,一天大概有3000多块钱的成本支出,而且,这3000元还只是出奶牛的成本,像育成牛、育肥牛的成本还不算”。
另外,《乳业财经》了解到奶农自主经营的奶吧也受到了影响,经营奶吧的刘炳勇表示,因为疫情的原因,有政策表明不让食品经营店开业。所以,刘炳勇自己的奶吧也并没有营业。
据了解,早期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有不少奶农都背负着贷款。对于此次疫情影响,尽管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福利政策,调整负债利息等,但试问哪家“只出不进”的企业可以存活?
截至目前,已有不少的奶农向《乳业财经》记者反应,如果封路再次持续下去,牧场将会面临经营不下去,破产的可能。
上游倒奶,下游缺奶
据了解,原奶因为其鲜活的特性,一般挤出后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运输到附近的加工厂,加工成成品。如果未加工的原奶储存的时间延长,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原奶变质。
而目前奶农们面临的主要困难便是封路、交通受阻的问题,如果封路还持续1个月,那么奶农们就有可能持续亏空1个月,如果封路持续3个月,那么奶农们也就有可能会持续亏空3个月。
绿康奶业张长明向《乳业财经》记者表示,不是乳企没有收奶生产能力,而是整个供应链断裂,村庄封闭,工人出去受限,乳企配套企业不能开工,生产包装材料供不上,高速不通,物流受阻,仓储能力有限,货物进出不便。总之就是产业链上下游跟不上。
据悉,整个乳品行业属于一条流水线,从上游的原奶产出,再到下游的生产加工企业,是一环扣一环的,而此次受封路的影响,是属于在环与环连接处直接切了一刀,两环连不上,那么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上游有奶送不出去,下游缺奶收不到奶,两者供需平衡的良好势头也被打断了。
据了解,目前一些奶农和乳企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开始“喷粉”,一些乳企的奶粉库存猛增。
当地政策响应慢
对此,1月30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做出回应,交通部已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坚持“一断三不断”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分类施策,依法科学实施交通运输管控措施,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畅通高效。
通知发布后,部分地区的道路得以缓解,可是还有部分地区封路的现象仍然成效见微,保定奶农表示:“这里的奶车,如果能出村从北京上高速的话,到了内蒙古或者宁夏那边,也不让下高速,尽管有政策出台,但地方并未得到有效的响应”。
截至2月3日,刘炳勇说道:“拉奶车是青岛的,路上跨区有时会出现阻拦,今天东营和威海的还给我打电话说不让进出。而我现在的拉奶车离我有150公里,需要办理通行证才可以”。对于通行证是否好办理的问题,刘炳勇回复,并不好办理。
《乳业财经》记者昨日在朋友圈发现,河南已有成功办理生鲜乳通行证的奶车,据记者采访了解,办理生鲜乳通行证需要行驶证、营运证、驾驶员的健康证、资格证、生鲜乳的运输证等,除了这些证件资料,还需要去畜牧局等多个地方,同时,牧场也需要相应的手续。在问道该通行证是否多地通用时,奶车司机表示,只能在固定区域内使用。
从长远来看,奶源上游产业的亏损,倒闭,势必会对已受渠道影响的下游产业造成再一次的“重创”,从而会对整个乳品行业造成影响。
因此,为了进一步疏通牛奶的流通,山东省近期发布了关于切实稳定生鲜乳运输销售秩序的紧急通知。
通知中指出,加强与交通、商务、公安、工信等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将生鲜乳纳入重要物资供应绿色通道,协调解决交通通行证办理等运输问题,保障生鲜乳运输通畅。积极协调乳品加工企业,稳价敞开收购,确保奶畜养殖场正常生产和销售。
对于后续上游养殖业能否正常运转,《乳业财经》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2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