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善用这个心理效应,再陌生的人,也能变成自己人,很管用的

善用这个心理效应,再陌生的人,也能变成自己人,很管用的

在我们的身边,有的人使劲浑身解数却总是万般不讨好,还有的人不用费力就能够获得很多的朋友。这种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朋友。

他们之所以能左右逢源,处处春风得意,并非有什么高明的手腕,他们只是用了这一招——“自己人效应”,就轻易将完全陌生的人变成了好朋友。

【壹】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对话,你是不是觉得非常的熟悉?

“很高兴见到你,请问什么地方人?”

“××的。”

“哦真的啊!我也是!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大学。”

“怎么这么巧,我也是。你是哪一届的毕业生呢?”

“××届。”

“不会吧!咱们不仅是老乡,还是校友,而且还是同一届的呢!”

“这也太巧了吧!”

“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行啊,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就说吧。”

“自己人什么都好说”,这在心理学上面叫做“自己人效应”。当我们第一个和别人见面,经常会询问家乡、学业、职业或者是兴趣爱好之类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套套近乎,不仅可以有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甚至在有的时候还会惊奇地发现对方居然是自己的老乡,或者是校友,或者是有着相同志趣的人。

如此一来,以后有什么事情让对方帮忙的话,自然就是比较容易了。

其实这就是利用了“自己人效应”。

关于这个观点,出自前苏联心理学家纳奇拉什的研究,他把彼此有一定相似点的人称为“自己人”。

他认为,“自己人”往往都会具有互相认同和彼此的信任,这种现象就叫做是“自己人效应”。

【贰】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就非常善于利用“自己人效应”说服对手,拉近自己和说服对象的心理距离,非常令人信服。

1858年,林肯在伊利诺伊州南部参加竞选国会议员的演说,当时,那些蓄养黑奴的恶霸们一直对反对奴隶制的林肯恨之入骨。而林肯自己也对此心知肚明。

林肯在演说中这样说道:

南伊里诺伊州的同乡们,肯特基的同乡们,听说在场的人群当中有一些人想要为难我,我真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和你们一样,我也是一个直率的平民。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能够和你们一样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呢?亲爱的朋友们,我来到这里并不是想要干涉你们,因为我也是你们当中的一员。

我生于肯特基州,长于伊里诺伊州,其实和你们一样,是从艰苦的环境当中挣扎出来的,我认识南伊里诺伊州的人和肯特基州的人,也想要认识密苏里的人,因为我是他们中的一个……

我立志要做一个世界上最谦和的人,绝对不会去损害其他人。我现在对你们诚恳要求的仅仅只是请求你们允许我说几句话。你们也是勇敢而豪爽的,这一点要求,我想你们是不会拒绝的……

林肯一直在强调他和选民之间的相似处,而且还指出他们是同乡,是同样直爽的平民等,说明林肯和他们没有区别,与他们有着共同观点、共同感情的好印象。

这样一来,也就极大地缓和了人们的对抗情绪,从而更容易深深地打动选民的心,让他们能够克服对立情绪,把林肯当成是自己人,就这样,林肯为自己拉了不少的选票。

【叁】

有这样一位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也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发挥了“自己人效应”,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鼓掌和支持。

这位老师是这样说的:

同学们!你们正当年少的好时光。看见你们,我也就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在那个时候,我也和你们当中的某些人一样,非常喜欢武侠小说,上课的时候也总是会偷偷地把书放在桌子底下看。在被老师抓住之后,我也会和老师顶嘴。

在那个时候,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我总是觉得太啰嗦了,但是我现在想来非常的后悔,长大之后,我才懂得老师是真心为我好。

从今天起,我要对你们也进行严父的教育,但我们永远都是朋友。我不能够保证你们每个人都考上大学,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成为真正的人,将来可以在社会上努力去拼搏的人。

著名的心理学专家纳季拉什维利也认为,听众对于宣传者的肯定态度和提高宣传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对于宣传者持有反对的态度,那么就会削弱宣传者的作用。

我们通过上诉例子也可以看出,这位老师说了自己和学生的共同点,甚至还暴露出了自己的缺点,表达了和学生成为好朋友的强烈愿望。

学生们感到老师在某些方面和自己有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那么自然就会在心理上定位为“自己人”。

反之,如果老师忽略了“自己人效应”,而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度,那么这样只会拉大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非常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更谈不上情感上面的共鸣了。

用“自己人效应”激发共鸣,需要我们找到与对方心灵沟通的连接点,这其实并不难。

情感、地位、目的、经历都能够在他人的心理上面产生“自己人效应”,从而引起对方的共鸣。

常言道:“是自己人,什么都好说;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规矩来。”如果我们想好和他人搞好人际关系,那就要懂得强化“自己人效应”。

只要你能够让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那么你所说的话就更容易获得信赖和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别人也才会不遗余力地把事情做好。不管怎么说,只要你成为了他人可信赖的“自己人”,那么,任何事情都好办了。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善用运用“自己人效应”,再陌生的人,也能快速拉近心理距离,轻易变成 “自己人”,屡试不爽,很管用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0813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