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新年到来之际,天主教主显节前后,法国人都会食用一种圆形饼状蛋糕,由千层酥加上杏仁奶油内馅,烤制而成的国王饼(法语:Galette des Rois),又称“国王派”。
里面藏着瓷偶,如果幸运儿能够吃到瓷偶,还能戴上皇冠,享受一整年的好运,可谓好吃好玩,又好运!
听起来特别像中国包饺子,里面放上一个一分或者五角硬币,吃到了代表有一年的好运气呢。
国王派起源
国王饼最早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农神节。在每年12月底到的节日期间,罗马各阶层包括奴隶都可以参与庆祝。在节日开始或结束时举行的宴会上,每个大家族都会在糕点放置“蚕豆”,来决定“一日国王”,或称“农神王子”(Saturnalicius princeps)。
当选者可以在一天之内对其主人发号施令,或随后受处死刑,或者恢复奴仆身份。这也是一种增进主奴感情,和在农神萨图尔努斯的凶日期间,通过更换身份而避祸的手段。
罗马帝国转信基督教直至灭亡后,这种传统却延续下来。在中世纪的愚人节及狂欢节中,也能见到其痕迹。尽管原本和天主教毫无关系,国王饼后来却赋予了宗教含义,成为主显节期间,纪念东方三博士的传统方式之一。但加尔文派、路德派等更正教派,就反对这种来自异教的传统。
藏在国王派里的小瓷偶
国王饼中包藏着一种法语称为“蚕豆”(la fève)的小瓷偶,以决定“国王”的归属。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用蚕豆来选择法官。古罗马人则用蚕豆选定“一日王”。
基督教统治欧洲之后,教会将这一传统与东方三博士联系起来,并将蚕豆换成幼年耶稣的瓷制小像,但在法语中仍称为“蚕豆”(fève)。如今的国王饼中,往往藏有小瓷像,题材不一,并通常与硬纸王冠一起售卖。尽管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大部分法国人在1月初的亲朋聚会中,仍会一起共享国王饼,吃到“蚕豆或瓷偶”者成为幸运儿,得到他人的祝福。
1870年以来,小瓷偶有了各种题材,近年来一些甜品店,还将其材质改成了塑胶材料,这样吃到了,至少不崩牙。而多种造型可爱的系列小瓷偶,甚至在法国掀起了专门的“瓷偶收藏”(fabophilie)风潮。
切派时的游戏规则
吃国王派时,也有一个有趣的游戏规则。
首先,在座最年幼者要藏身桌下,由主人或年纪最长者切派,切好了一块派,就要请藏身桌下的人,指定给某位成员。
谁吃到派里的小瓷偶,就是幸运的国王,而成为国王的幸运儿,不仅象征来年一切顺利。
更可在现场指定一位王后,要求对方完成一个任务。“国王派”就是这么一道在热闹缤纷的愉悦气氛中,大家一起享用的传统甜点。
听起来,特别像中国大年三十包饺子,总要放上一个硬币,谁吃到了谁就好运连连呢?
附: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点赞转发,支持我继续创作,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6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