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据报道,有一些长岛居民正在帮助教授谷歌公司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们。
据CBSNewYork报道,这一部分长岛居民均为存在“语言差异”者,他们正在用自己不同他人的“口音”帮助谷歌公司改进自己的语音、语义识别技术。
已经得到公认的是,语音识别节省时间,并能够方便、丰富人们的生活。但如果一部智能设备不够“智能”,无法识别使用者又当如何呢?
当被问及自己想要表述的是不是智能手机无法理解自己的语义时,杰克·鲁尼(Jake Lunney)说,“是的!”他同时表示,“当我同‘Siri’说话时,这些智能设备不能回答我的问题。”
现在,鲁尼和其他有“语言差异”的人正在帮助并教授谷歌公司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以上提及的提及的这些长岛居民大多来自于一个名为“后院玩家”(BackYard Players)的组织,该组织的成员均是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残疾年轻人。目前,这些年轻人正与来自纽约莫罗义学院(Molloy College)语言学系的学生一同捐赠自己的声音,供谷歌公司的庞大资料库进行分析、研究。该项研究隶属于一个雄心勃勃的名为Euphonia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数据库,以训练语音、语义识别技术了解有语言障碍的人。
“这些人无法充分利用这项技术。如果可以,这将改变他们的生活。”莫罗义学院副院长奥德拉·塞鲁托(Audra Cerruto)博士说,“如果语音指令能被理解,那么残疾人就能变得更独立、更自主。”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收集过大量难以理解的人的语音数据。
“比如简单地说句,‘谷歌,打电话给妈妈。’或者‘谷歌,公交车什么时候到?’如果一个人有身体残疾,那么使用这项技术的可能性会大得多。”“后院的玩家和朋友”(BackYard Players & Friends)的的执行总监艾伦·怀特(Ellen White)说。
在参与项目的唐氏综合症患者中,有500名志愿者的声音正在被收录数据库,但是事实上谷歌公司已经收集了成千上万种非标准语音的样本。任何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并语言能力受损的人,都可以捐献他们的声音。谷歌公司表示,他们还没有准备推出产品。该项目是一个研究项目,谷歌公司希望有一天语音识别可以识别每个人。
据了解,参与者如果完成1500个短语的录入,就有资格获得礼券。
本文版权属“纽约侨报”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3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