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这卤肥肠真是绝了,又香又辣又好吃,下酒下饭两相宜,超有食欲

这卤肥肠真是绝了,又香又辣又好吃,下酒下饭两相宜,超有食欲

香飘十里,臭名远扬,这句著名的广告词可不单单能用来形容臭豆腐,还有不少菜肴都可以用这句广告词来形容,日常生活中,就有这样一道菜,完全贴合这句广告词,这道菜就是——卤肥肠。

卤肥肠这道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肉质劲道,嚼劲十足,也因此这道菜被大江南北无数的食客们竞相追捧,而且这道菜历史悠久,据传这道菜还和唐朝大文学家,诗仙李白有关系,一起来看看卤肥肠和诗仙李白之间有怎样的故事吧!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四川江油的肥肠那是盛名在外,烧、卤、烩、炸各式各样的肥肠,可谓是花样百出,江油的肥肠能够有如此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据说就是因为和李白有关。

据说李白青少年时代,曾在四川江油附近的大匡山读书,这一日正在山中读书的李白,忽然闻到一阵奇异的香味,当时正值年少、好奇心极重的李白,如何还能静下心来读书,当即就扔下书本,循着香味的来源探寻而去。

谁曾想这一寻找就是一个多时辰,在山野间行进了十余里,才在一条小溪旁找到了几间小茅屋,这里居住着一户猎户,经过询问李白了解到,刚刚那香味竟然是这家猎户今日猎到一头野猪,炖煮猪大肠而散发出来的。

李白从小能够读书习文,而且据传还有一手不错的剑法,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环境中,能够培养出这样名垂千古的大文学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李白家世不错,就算不是大富大贵,也绝对算的上市家境殷实,再看李白的许多诗作,也能看的出来,李白应该是从小不缺吃喝,甚至是生活条件相当优越,遍尝过各种美味佳肴,很难为美食所惑的人。

但是此时的李白,闻到这股香味,竟然忍不住追寻了十余里,沿路更是不知道吞咽了多少次口水,此时找到了目的地,李白便想品尝一下这种美食,但是很遗憾李白没能吃到,因为李白追寻十余里的山路而来,花费了太多时间,这家人已经吃完了锅中炖煮的肥肠。

李白只得败兴而归,返回山上的李白对于这种美食一只念念不忘,根本无心读书,当夜,李白辗转反侧,心心念念的全是这种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那香飘十余里的奇异香味,当即就决定,一定要吃到这道菜。

第二日一大早,李白便来到匡山脚下的市集上,想要找找这市集上有没有这炖猪大肠的菜,但是很遗憾,别说猪大肠了,就是猪肉在唐朝都是被认为是乡下人吃的东西,有钱人都很少吃这种肉的,也因此这市集上根本没有这道李白念念不忘的菜品。

但是李白的运气还是不错的,李白在一个屠户那里拿到了一跟屠户正打算扔掉的猪大肠,李白当即就提着猪大肠去往十多里外的猎户家中,想要让猎户家帮忙做一盘昨日的那个炖猪大肠。

然而,让李白失望的是,猎户虽然炖煮了一锅猪大肠,而且味道也不错,但是却远没有昨日那种香飘十余里的诱人味道了,其实想想也是,猎户家隐居深山,生活贫困,做饭都是为了吃饱肚子,怎么会刻意追求味道,昨日只是无意间烹调出来的美味而已,想要复制可就难了。

但是李白并不气馁,自此以后,李白经常到屠户哪里去买猪大肠,然后到附近的酒楼饭馆中,让酒楼中的大厨试着做猪大肠,还别说,时间一久,这猪大肠的味道越来越好,而且炖、煮、煎、炸、卤各种各样的吃法都被发明创造了出来。

尽管各种各样的肥肠吃法都被发明了出来,味道也各有特色,非常美味,但是李白总觉得缺点什么,脑海深处总是还在想着,当初那种香飘十里的奇异香味,时间久了,李白心中积郁。

正可谓是“太白山中正读书,忽闻一阵奇异香,心猿意马难自制,腹中馋虫上喉头,欲求源头在何处,山路蜿蜒难觅踪,匡山深处十余里,猎户家中正开席。”

卤肥肠的味道,世上独一无二,诱人无比,其实也是,连李太白都心猿意马难以自控,无心读书四处找寻的美食,咱们这些凡夫俗子,自然更难以免俗,想想卤肥肠那亮丽的卤色,劲道爽滑有嚼劲的口感,口口生油的那种感觉,以及独特的风味,也已经心猿意马,难以自控,写不下去了,忍不住想要去吃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9032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