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开国功臣误作奸佞,一黑就是一千年

开国功臣误作奸佞,一黑就是一千年

非白即黑,有忠必有奸是我们对历史人物一贯的看法。

薛仁贵(614年-683年),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民间口碑甚佳。而对薛仁贵的上司唐初有功之臣张士贵却颇有微词。

演义戏曲虚构人物,添油加醋借古讽今不足为信。那么官方的记载有没有为被黑埋下伏笔呢?

贞观十八年末,唐太宗征高句丽,张士贵被授予辽东道行军总管。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但并未完成消灭高丽和诛杀盖苏文的战略任务。劳师袭远无功而返这罪责该谁担?

安市会战中,薛仁贵的突出表现被山上擂鼓助阵的太宗看到了。战后问张士贵白衣先锋何许人也?张士贵才据实相告。是不是有压制人才的嫌疑?

唐太宗征辽班师时,论功行赏,以张士贵“勋赏居多”,功劳不见多少,赏赐却不少,是不是有窃取他人功劳的可能?

加上薛仁贵征东大获全胜灭了高句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此处留下了后人议论的余地。

既然有功,凌烟阁为何没有位置,个中原因也令人费解。百姓议论纷纷自然不可避免。

人常言,盖棺论定。张士贵(586~657)去世后,唐高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赠辅国大将军,陪葬太宗李世民于昭陵。当朝宰相上官仪亲自为其撰写的墓志铭,对他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一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墓志中对张士贵征辽时的记述是“超海之力,气盖三军;横野之功,胆雄百战”。

其实,张士贵是唐代名将。他自幼学武,“善骑射,臂力过人”,“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和“三箭定天山”的白袍薛仁贵一样的英勇善战,而小说戏曲中的嫉贤妒能,迫害忠良,甚至谋反朝廷等等纯属虚构,不可混作历史的真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341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