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如何选择值得投资的区块链UGC内容平台?

如何选择值得投资的区块链UGC内容平台?

UGC内容平台激励机制之总结及思考(币乎、币车、赞我、支点、优享)

本文重点对UGC平台的激励机制做深入剖析,为了更全面的分析区块链UGC项目的激励机制,选择代表性的5个平台:币乎、币车、赞我、支点、优享。力求分析更全面更详实。

- 01 -

UGC内容平台激励机制之总结


2018年参与并深耕过十几个UGC内容平台,对目前UGC内容平台的激励机制也有所了解和体悟,现整理体验过的UGC平台的激励机制,与大家分享。
内容平台的激励机制主要有四类:(整理我所参与过的项目)

第一类:锁仓高即权重高;例如:币乎、币车

第二类:锁仓高即权重高,但权重分流相互制约;例如:赞我

第三类:权重相同,与锁仓无关;例如:支点

第四类:投入成本型;例如:优享

下面我们分别阐述:

1.1 第一类:锁仓高即权重高,俗称一刀切

首先,我们需要从PoS机制来理解。这类激励机制是基于PoS权益证明共识机制,即以持有Token的数量多少来决定记账权(即权重)。在UGC平台发表文章、点赞等行为属于内容挖矿,每位作者或读者(持币者)都是矿工,而权重即是记账权。

大众对PoS机制持有两种观点:

1. PoS会加大整个系统中的贫富差距,持有更多币的人更容易挖到新币,即持有股份更多的人会获得更多的分红,从而导致系统内贫富差距拉大。

2. 但是,拥护者认为,区块链没有理由去解决系统内的贫富差距问题,而且股份持有者获得相同比例的分红也是现实世界中的原则。

我们不去探讨两种观点的立场,我们先看下这类机制下的UGC平台的现象。在UGC平台的确直观的反应出第一个观点:持币更多者更容易挖到新币

从UGC平台的收益来看,的确会形成系统内的贫富差距,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为什么?

1. 热门效应:UGC平台设置的热门排行,形成一个赚Token的循环:

持币多权重高-->上热门几率高-->吸引更多的矿工行为:点赞-->文章收益更高(记账收益更高)-->赚取更多的Token

所以,持币更多者在写作挖矿行为中,会随着锁仓的增加而赚取更多的Token,即挖矿利益最大化。

2. 点赞收益:持币锁仓多使得点赞(挖矿行为)的权重更高,1000万权重和100万权重的收益相差并不是10倍,而是几十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权重相当的会互相挖矿(抱团),因为这样才能使得挖矿收益最大化,例如1000万权重的点赞收益可以达到6000key,但是100万权重的点赞收益可能只有200key,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贫富差距带来的效果或结果怎样呢(事物的两面性,这里不用好或者不好来分析)

1. 正:促进价值流通:我们在币乎、币车(早期)的挖矿参与中,深切体验到高收益文章带来的冲击作用。很多成长起来的优质作者,也在文章中多次提到,看到热门前排的文章收益¥NNNN元时,那份心灵的冲击激励着自己立刻加入到写作挖矿中。

这种冲击效果,从平台的角度为平台带来了用户、用户流量、内容(优质/劣质),因为用户的流动会促进数据(内容)的流动,而数据的流动会促进价值的流通(Token)。

为什么会促进Token的流通呢?

因为锁仓高即权重高的机制决定了,只有高锁仓才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挖矿收益。所以,后进的矿工(作者)发现想要多赚Token,就要购买更多的Token以增加锁仓仓位,增加挖矿的权重(类似于BTC的矿机,增加算力一个道理),于是,二级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活跃了,促进了Token流通,起到Token币价保值、稳定、增值的作用。

2. 反:内容的泛滥:也正因为锁仓高即权重高的机制,让矿工看到了效应,而机制的一刀切使得赚钱回报率非常直接,于是乎,投入到Token的精力大于内容的打磨,从这些平台的热门内容可见一斑,而这部分矿工更包括早期矿工。

UGC内容平台的根本:内容,而且是优质内容。

可喜的是,目前有些平台已经意识到问题,UGC内容的根要正,不能只施肥也要剪枝喷农药,即治理的探索。例如币乎的好文机制,这里还要提一点,币乎的KOL已经从2018年的个体户向企业家思维转变,我将在后续文章剖析,这个很重要。

比特傻、幸存者、威廉等的入驻,无论这些KOL是币乎请来的,还是自愿入驻的。对币乎都是极大的利好:1. 将币乎KOL的级别提升不止一个量级,对2018年第一梯队的热门KOL是冲击,也是择优机制;2. 看到币乎的赚钱效应加入,说明平台的发展利好,能赚钱的平台就是好平台。

关于其他的一些现象,我们就不在这里讲了。

1.2 第二类:锁仓高即权重高,但权重分流相互制约

这类机制本质依然以锁仓为权重,代表的平台是赞我。

赞我的权重分三种,锁仓权重占比50%,净赞数权重占比25%,预测正确率权重占比25%。每项权重最高100,最低0。三项权重如果任意单行低于0,将显示个人影响力权重系数被锁定,参与平台内任意操作无收益,且无法发表文章等。

赞我采取的是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机制,但是锁仓占比依然最大,这说明对Token的流通依然放在首位。从机制的三权分立也定位到三类人群:持币用户(赞我的粉丝和广大投资者)、作者、点赞读者。分别剖析:

1. 锁仓权重(持币用户)

锁仓权重主要指赞我的忠实粉丝和广大的投资者。从赞我的锁仓对应权重看,从一刀切100%按锁仓决定权重,降低到50%权重。应该也是针对一刀切弊端的优化方案。

2. 净赞数权重(作者发表文章)

净赞数权重,是针对创作的作者群体。 净赞数权重根据你创作文章的总 净赞数排名确定。每篇文章单独计算,公式为:

净赞数= 点赞数权重之和-点踩数权重之和

如果 净赞数为负数同样计入总额,所有文章 净赞数相加为总 净赞数。作者获得的总 净赞数在所有用户比例越高,权重系数越大,系数0-100。作者获得总 净赞数越多, 净赞数权重就越大,获得文章创作收益也就越高。

3. 预测正确率权重系数(读者点赞点踩)

这部分主要是赞我的核心用户或读者群体。预测权重主要针对于读者对文章的优劣好坏投票,参与投票的文章越多,对文章的预测正确率越高,权重系统也越大,系数0-100。

该权重需注意的是:投票者最近30天预测文章总数量大于30篇时开始实时计算,如果参与投票数量少于30篇,预测正确率权重系数为0。即,30天预测文章数量需大于30篇。

另外,赞我的点赞与点踩,在结果没有公布前,看不到赞或踩具体数字,会在遏制跟风赞、抱团赞或者恶意踩等现象起到一些作用。

从赞我的三种权重系数方面来看,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三权制约: 三项权重如果任意单行低于0,将显示个人影响力权重系数被锁定,参与平台内任意操作无收益,且无法发表文章等。

2. 赞踩博弈: 净赞数权重指的是对文章的 点赞与点踩的博弈,赞的本质是支持优质文章,踩的本质是淘汰劣质内容。赞我赞与踩的博弈,是读者对优质文章和劣质文章的真实鉴别。

3. 赞踩不再随意:预测正确率权重系数体现了用户对于文章的优质和劣质的判断,因为,你要对自己的投票结果负责,如果是胡乱投票甚至抱团投票,都会影响到你自己的预测权重系数,导致没有收益。

4. 机器人成本增加:三项权重之点赞权重系数,需要发表文章才可以获得,而且是优质文章。即使圈养机器人,但是由于需点赞权重系数>0,即发表文章且优质文章才能获得,使得圈养机器人的成本增加。

5. 感觉机制过于复杂,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过多,而且,三权制约的设计,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或者其他,就会导致没有收益。

以上内容仅从赞我白皮书的机制层面分析,因为目前赞我平台依然没有公测。参加内测需提供持仓100万EDS证明才能成为内测用户(未参与过早期内测的用户只能从二级市场购买),读者自品。

1.3 第三类:权重相同,与锁仓无关

代表平台是支点。很多作者喜欢这类激励机制,一则投入的时间精力少;二则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真正的学习。我们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分析:

1. 无需抢赞,释放时间:大多数经历过2018年UGC的作者们,感触最多的就是抢赞互赞占用的时间精力太多,而且意义不大。

这类行为从平台层面体现在虚假的繁荣;

从作者层面人为加大贫富差距;

从内容层面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打磨内容。

2. 有时间看文章:抢赞等行为,使人变得浮躁,难以静下心来读文章。权重相同的机制下,没有抢赞的压力,使得读者有时间看文章,回归UGC的本质。

3. 激励不足,发展缓慢:这类机制没有出现一刀切机制的那种火爆的收益现象,所以从表象上是难以刺激新人的加入。当时热门效应的确会为平台带来新用户新流量,所以,一些平台例如支点,采用了伯乐团队选文等人工干预机制,人为筛选好文推送热门。但是,类似伯乐选文的人治模式,常会受到精力、时间、空间甚至情感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偏差。

从区块链的特点方面看是中心化的机制,但是,不经过一段强中心化也难以达成去中心化的共识。目前支点已经将重心转战到国外,具体发展有待后续市场考验。

1.4 第四类:投入成本型,权重与锁仓无关

代表平台是优享,该激励机制的规则是,需要投入Token购买点赞的权重,例如优享,100UX购买1000行动值,即1UX购买10行动值,且每天只能兑换一次,最多1000行动值。发文章需100行动值,点赞需要50行动值,相当于发文章需10UX成本,点赞需5UX成本。

我们分析下在优享平台的体验:

1. 点赞成本评估:点赞一次需要付出5UX的成本,不同于其他平台无需成本(Token成本)仅按时间维度恒定恢复能量(油量)。

那么,用户的点赞(挖矿)行为以成本核算(每次付5UX和每天最多20次点赞),用户在点赞前则要评估当前的点赞是否值得,衡量维度导向到文章内容的优劣。

UGC的根本:内容为主,即体现。

2. 文章发布成本:发布一篇文章需付出10UX的成本,这有些类似币车的发文章消耗10个油量类似,本质不同在“成本”。所以,当有成本锚定时,作者也就不会胡乱粘贴复制新闻之类的拼凑,真的很奇妙,当花钱的时候,都会非常在意钱花得值不值得!!事实也表明,优享的文章质量的确高于其他平台。

上面我仅从成本去探讨该机制,而成本也是该机制的特点。成本机制其实更多的是抓住了人性付出即要有回报的心理,0成本并不能打动人性,而一旦付出成本时,赢是人的本性,而怎样赢的更多更是人的特性。

实际的讲,优享是我所参与的UGC平台里体验最好的一个,体验的感觉不仅仅是App的流畅度、UI效果等,更多的是机制带来的舒适度,或许这也是更多作者对UGC平台的期望吧。



- 02 -

期望的激励机制

我们在上面探讨了多个平台的4类激励模式,优点突出的同时,缺点也更加尖锐,各有千秋各有不同。UGC平台属于社区类项目,所以应该具有成长、引领、激励、温度、公正等特性,激励在UGC平台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来畅想下,以作者的角度期望的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怎样的:

1. 权重相同(目前很多平台趋向于该设计):在一刀切机制里,已经分析了权重对写作/点赞(挖矿行为)收益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事实上,每天发表新文章时,所有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但是,而且谁都不能保证日更每天每篇都是精品。所以,如果以锁仓权重来影响文章的收益,而非文章质量,这样明显不合理。所有,以锁仓高权重高决定文章的收益明显不成立。

而,权重相同,保证大家每天在同一起跑线,且,决定挖矿收益应该取决于UGC的本质:内容质量。

我们举例:奥运会百米赛跑,如果每次比赛,都会给上届冠军优先加分,这样肯定明显不合理。因为,每一次比赛都是新的比赛,比的是赛跑的能力,而不是资历。如果每次比赛都给上届冠军加分,可能出现更多的结果是:冠军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人,因为他有加分。带来的后果就是:百米赛跑的记录难以创新高,难以进步。

同理。
2. 成本与权重挂钩:在优享的投入型激励机制,我们分析了权重的成本评估。从人的心理预期角度,人们都会在意花钱是否值得,而花钱了往往有成本锚定,会有约束感。而,免费的往往不珍惜,所以不会形成约束。

3.有条件的踩(治理工具):币乎设置踩的初衷是作为治理的手段,但是由于踩的权重及规则设置太过简单甚至一刀切,使得踩成了权重的工具,并没有起到治理的作用。所以,如果设置踩,需对踩增加条件限制,防止权力滥用。

4.平台的引导:平台最终走向哪个方向,取决于平台的导向。我们经历的这些平台,大家都有各自的感触,有的氛围融洽,有的氛围恶劣,有的内容好有的内容差。。。其实,对于用户而言,哪里舒服就会在哪里的时间多一些。平台的导向分两个方向:

(1)内容导向:UGC项目属于寄生类项目,可以看做是基于公链之上的dApp应用,所以,应该抓住项目的基础本质,UGC的基础就是内容,你的平台能否留存用户,很大一部分在于内容质量。

(2)氛围导向:平台的氛围很重要,舒适度也是用户粘度的一个维度。相信体验过很多平台的作者都有体会吧。

5. 激励与治理并举:激励是经济建设,治理是法制建设,两项不可或缺,不可偏颇。治理更多的体现在平台的公正、公开,这也是目前很多UGC平台的空白。

6. 增加娱乐因素:娱乐是人的本性需求,而且娱乐的小功能也能增加用户的粘度。例如增加dApp入口等。

最后,谈一下我所理解的激励机制三要素:

1. 规则简单易于操作,但不可一刀切;以成本制约人性;

2. 平台的作用是引导,并保持公正的立场;

3. 激励与治理并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另,在设计激励机制和治理机制时,不建议将人性过多的设计到机制里,因为:人性不变,不要挑战人性。

最后问大家一句:你所期望的激励机制是什么样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3083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