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具有智慧的人物,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在他身前计谋百出,多次同曹魏等大敌进行作战,极大的震慑住了曹魏等敌方政权。在他死后又用了最后一计,使他所葬的地方无人知晓,从而能够保护他死后的安宁。
诸葛亮的一生是辉煌伟大的一生,在年轻的时候,他就出山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为三分天下建立三国的构成奠定了基础。可惜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关羽被东吴背信弃义的偷袭,最终兵败而亡。而刘备执意要东征替关羽报仇,最后在夷陵被东吴打败,多年来积累的精锐在那一战中损失殆尽。
诸葛亮接手的时候,蜀汉已经非常的虚弱,全靠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最终稳定了蜀汉的政权。在蜀汉初定之后,诸葛亮多次北伐,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刘备统一天下的愿望,替后主刘禅打下一片江山。可惜蜀汉的实力太弱,虽然诸葛亮非常的聪明,但是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6次北伐最终都失败了。
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对自己的后事做了详尽的安排。除了安排蒋琬,费祎等人作为继承人之外,就是他的葬礼从简,并且提出了”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的奇怪的要求。虽然这个要求令后主刘禅感到非常的奇怪,但他还是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去做了。
结果四名士兵抬着诸葛亮的棺材出城之后一直向南走,走了很远,其间有很多人来祭奠诸葛亮。其中包括诸葛亮的好友,当然其中也有诸葛亮的一些政敌和隐藏的心怀叵测的人。但是这些人都没有看到棺材下葬。走了很长时间之后,四名士兵也觉得一直这么走下去也不是个事,恐怕绳子还没断,自己就已经累死了。所以四个人一商议,最后就随便找了个地方将诸葛亮的棺材下葬了。
随即四个人回去回复后主刘禅说,绳子已断,并且已经将诸葛丞相下葬。后主转念一想绳子是新绳子,不可能那么容易断,所以他认为这四个人犯了欺君之罪,随即将这四个人斩首。但是在杀了这四个人之后,刘禅才想起来还没有问诸葛丞相下葬的地方,这下悔之晚矣,结果诸葛亮下葬的地方就成了一个谜,谁也不知道了。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长期同曹魏进行作战,得罪了曹魏方面很多的人。而蜀汉实力实在太弱,曹魏和司马懿等人早晚会打过来,所以为了自身不受惊扰,诸葛亮就在临终前想了这么一个计策,最终让自己的葬地成了一个谜。由此可见,诸葛亮确确实实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他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自身死后的安宁,同时也说明了他多年来廉洁奉公,死后也简单下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