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人机事件一直霸占各新闻网站大头条。继美国的"全球鹰"、沙特的侦察机相继被击落后,位于也门的胡塞武装也难以幸免,其新型无人机被沙特联军施以"黑手"。
据俄卫星通讯社援引沙特消息,一架也门胡塞武装所属的无人机被阿拉伯联军的导弹击落。至于具体细节,媒体未予进一步披露。不过联系此前胡塞武装打击沙特的事实,此次无人机被击落应为上一次军事打击行为的延续。
5月初,胡塞武装对外宣称,将向沙特和阿联酋境内的300个目标进行攻击,并将目标定格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设施。随后胡塞武装向沙特发起了进攻。
5月14日,胡塞武装出动了7架无人机袭击了沙特东部省份的输油管道,导致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所属的8号和9号泵站发生大火。6月12日,胡塞武装的一枚导弹击中了沙特的艾卜哈机场,导致机场大厅内包括3名妇女、2名儿童、26人受伤。可以说,胡塞武装对于沙特的进攻一直在持续,且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大,这也遭到了沙特方面的全面狙击。
此次胡塞武装无人机被沙特防空导弹击落,是沙特方面对胡塞武装军事行为的直面回应。当然,这种行为也凸显了当前胡塞武装和阿拉伯联军的矛盾以及美伊争端衍生的大规模外围战争。据军情十一处预测,随着美国和伊朗开始从军事对垒到军事冲突的演变,类似行为将会以更密集的频率产生。理由有以下几点。
1、 美伊的矛盾无法调和。双方围绕《伊核协议》已经产生了数次争锋。无论是军事对抗,亦或是经济封锁,美伊都距离削减核武器的目标愈行愈远。尤其是美国单方面退出上述协议,以及撕毁《中导条约》的行为,都让双方以和谈方式解决争端的希望破灭。更严重的是,随着美国对伊朗制裁程度的加深,伊朗的反抗措施也"空前激烈"。除了将美国的三军力量设定为"恐怖组织"外,其甚至出动"霍尔达德—15"导弹攻击了美军的"全球鹰"无人战机。可以说,美国和伊朗已经从之前的侧面较量,演变成当前的武力对抗,并进一步向战争滑入。
2、 胡塞武装和沙特联军的矛盾无法调和。一方面是以伊朗、胡塞武装为代表的什叶派,一方面是以沙特卡、塔尔为代表的逊尼派,虽然同属于伊斯兰教,但因为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双方的冲突非常激烈。尤其是2018年以沙特为首的联军介入也门内战,让双方的矛盾急剧放大,并向大规模战争演变。可以说,当前阿拉伯联军10万大军陈兵也门荷台达地区,就是对当前胡塞武装和沙特联军矛盾的集中体现。
3、 海湾战局的复杂更离不开美国和伊朗的主导。目前已知的是,阿拉伯联军在得到美国情报和技术的支援后,对于胡塞武装的剿灭力度在逐步加大。反观胡塞武装,在获得伊朗的大量支持以及得到其新型无人机后,对于阿拉伯联军的反击措施也在同步增强。可以说,美国和伊朗虽然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其外部较量的残酷性丝毫不亚于双方的直接厮杀。
从上述事实可知,此次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被沙特导弹击落。不仅仅是一般军事对攻行为,更可以认为是美伊矛盾升级的外部表现。当然此次阿拉伯联军的反击,也可以认为帮助美国报的"全球鹰"被伊朗击落的"一箭之仇"。在中东局势愈加复杂的今天,胡塞武装和阿拉伯联军的较量,不仅让也门恢复平静愈加渺茫,也将使得美伊走向谈判桌更加的遥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