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柳传志的存亡观:走在时代里的企业,才有可能坐上“C位”

柳传志的存亡观:走在时代里的企业,才有可能坐上“C位”

每一个时代都有烙印,造就一代代风格鲜明的时代领袖。


71岁的他二次创业,带领联想控股上市,在整个IT舞台斡旋35年,一直在追求舞台中心的位置。


他就是中国中关村人心中的教父——柳传志。

图片来源网络

1

我们总在感叹,时不待我!好多事情早就被做完了!


现在做事情太难了,竞争太大,信息太透明了,利润空间被不断压榨了。


时代成就领袖,而柳传志就是中国过去三十年来活跃在商业舞台上的40年代“产业报国者”


他见过一些国家的艰苦,感受过国家的贫弱,体验过中国企业不受认可的困窘。


他说,“我想我、张瑞敏、倪润峰、李东生这些人,都有一个超越单纯财富的比较高的追求。”“比如社会责任,为国家出力,但是思想方法比较受局限”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拿着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给的20万元,创办了如今全球最大的PC公司联想集团。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这代人总体上讲是做驯服工具出身,思想束缚太大,习惯于按画好的道道往前走,创新意识非常不足,能闯出来几个是例外。别人做过了我就照人家的方法做,人家没做过我就自己走。


国内行业空白和国家的全资扶持,让联想在1998年成为中国科技行业的标杆,无论营收利润社会声望都遥遥领先。


柳传志对联想的实力有着清醒认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心目中的联想是长久的、有规模的、高技术的公司。需要加大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含量获取利润。”


2018年,联想做到了全球PC老大。营收高达510亿美元,但利润率只有1.68%,而联想集团的核心供应商英特尔和微软的利润率均在20%以上。


始终未具备引领产业核心技术的联想,未能攀升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2

中国企业要做全球布局,形成品牌市场,整体来讲,现在这个时期既要看清未来的方向要有胸怀也别忘了脚下的实际


联想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可能也是迄今唯一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


联想集团在2019年《财富》500大中位列第212位,在129家中国上榜企业中,联想的全球化程度是最高的。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按前三个指标排出了2019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榜单,其中联想集团的跨国指数为60.15,吉利为50.69,美的为41.33,腾讯44.13,复星37.24,华为28.28,TCL 25.92。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是15.96。


一直与联想双峰并峙的华为,2010年之后快速拉开了与联想的差距,目前营收规模已是联想的两倍,利润率则是四倍。


10年来,平台型巨头全面超越实业型巨头,2018财年,阿里的营收只比联想集团多346亿元(3768亿:3422亿),但市值是其近70倍;腾讯的营收(3127亿元)比联想集团少295亿元,但市值是其近60倍。


在自己的本行,联想是王者,但不再是时代的顶峰了。


可以说,联想的落后不是企业和企业家的落后,而是行业更新换代使然。与柳传志同时代的张瑞敏有句名言——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管理学家田涛曾论述,在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上过MBA案例的优秀企业85%已经死去,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岁。像人一样,一切企业都会衰老死去,而企业领袖的使命则是引导组织成员与死亡抗争


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写道:“没有哪家公司能连续两个时代独占鳌头。”

3

想要不被时代淹没,就要不断硬着头皮改变,迎着发展潮流,去适应客观经济的变革。


1994年,中科院将联想35%的利润支配权(分红权)授予创业团队;


2001年,中科院和财政部同意将这35%变更为符合公司法定义的、可自由流通的股权;


2009年,联想引入战略投资者,中科院股权降为29%,联想完成民营化改造,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混合所有制的超大型企业


按2019年12月18日收盘价,中科院在两家公司的市值合计146.2亿元,是其出资额的7.31万倍。即便股神巴菲特,面对这个投资回报率也是望尘莫及。


2000年,56岁的柳传志把联想一分为二,PC业务交给杨元庆,IT分销业务交给郭为,自己和朱立南创立主营投资业务的联想控股。


柳传志说,IT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大企业瞬间倾覆的案例比比皆是,自己要为联想人开辟一条后路,万一PC出问题了,大家不至于没饭吃。


2004年联想集团对IBM PC业务的收购,柳传志拍板拿下。当时联想集团年营收29亿美元,IBM PC业务的年营收是一百亿美元。


2005年,柳传志卸任联想集团(0992.HK)董事长,全力投入二次创业。此时,联想集团已经完成对IBM PC业务的收购,成为仅次于惠普和戴尔的全球第三大PC企业。


2015年7月7日,马云、雷军、王健林同时出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并登台向柳传志表达敬意。那天,他二次创业的成果联想控股(3396.HK)在香港上市。


营收并不等于纯利,由于专利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不够,观念转化时间还是太短,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


“现在我们做出好东西的能力跟一流强手已经很近了。但是叫人家知道、信你认你这点差得还很远,这不光是企业品牌的问题,也有国家品牌的问题”柳传志讲道。


中国制造早就已经走出去了,但是一直是以非品牌形式,所以利润率比较低。所以,产生了中国品牌化发展的要求。


4

近年来,许多企业做得很好,国家品牌确实比以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中投公司海外置资,海尔和联想跨国经营,TCL的并购等,主要还是依托经济实力的提高。


目前技术研发不是问题,是缺乏将技术转化成为商品的能力。大规模商业化的同时,技术专利收益问题不够明晰,导致积极性减少。


资金实力是技术发展的关键,像联想TCL这种动辄上百亿的资金,就要有国家的直接支持。包括金融上的创新,因为银行天生就是谨小慎微的,不会投有风险的事情。


国家资本曾经在时代里向企业资本过渡,反而言之,往后企业资本不足的时候,国家资本的帮助也是值得借鉴,符合国家长远的战略规划,不仅只是企业的规划。


中国制造从中低端到高端的转化,需要一段时间的品牌孵化,去粗取精,从错误的低质的道路总结出发展方向。


中国有很大的本土消费市场,但最大的问题内需市场还远远没有激活,出口依赖过重。


随着国际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外资入驻中国的现象越发明晰,我们自身反而失去了优势,这是需要重视的。


每出现一波新的浪潮,就会颠覆一个旧时代、迎来一个新时代。


对于玻璃工业产业链,大数据时代让传统的零售采销模式成为过去式。产业链垂直化,以订单驱动生产,以销定采,平台集合采购等全新的经销模式让经销商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以玻多多品台为例,智能工厂以及云仓服务,缩短库存,另配效率高达“最后一公里”。整合资源,降低储存和运输成本,上下游实现高效率衔接。


从最近十几年的趋势来看,代际更替变得越来越快,现在舞台中心的公司,下一个时代未必还在。


玻多多坚信,平台化发展符合时代趋势,未来玻璃产业链垂直化不会不断加快。集合采购,长协议采购,一站式采购将不断被优化,发展深度会不断加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9952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