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别自作聪明,侮辱大明智商

别自作聪明,侮辱大明智商

近几天陪老婆追剧,看了几集《大明风华》,觉得娱乐性很强,场面宏达,气势非凡,大明皇帝朱棣下南洋,征大漠,万国来朝,四海咸服,一派辉煌景象,看的好多人心潮澎湃,好评连连!

由于是演义,有历史的依据,也有加工演绎,为了好看,也增强戏剧性,无可厚非,但看完几集后,总觉得有些地方太牵强,加工痕迹太重,变成了败笔。

随便聊几处吧:

1.蒙古太师,瓦剌首领马哈木藏身大明军营二十年,辗转各个军营,就为了学习大明兵法。这让人一下想起了乔峰他爹萧远山藏身少林寺二十年苦学武功的梗。可惜兵法不是武功,且不说大明的兵法是否适用于瓦剌,就说他二十年不在朝夕争斗部落里,首领早换了八茬了,还能轮到他?不信者请参照孙子也先的下场。

2.朱棣最后一次(第五次)出征漠北,带着汉王、赵王和皇太孙朱瞻基一起,还让汉王赵王领重兵(三千营,五军营)?老朱是不想要自己脑袋了,还是想断送大明江山?史实是朱棣北征班师,病逝榆木川,怕杨士奇秘不发丧,送饮食如故回京,太子朱高炽才得以继位。如按剧中所述,恐怕老朱(朱棣)早该喋血大漠了,没有意外。

3.北征竟然从春打到冬,打了快一年?60万大军在冰天雪地里和蒙古人打仗?大明的胆子也太大了吧?大明的钱粮也太多了吧?

4.蒙古部落竟然和大明打起来阵地战,对峙小半年?这可真奇了怪了!明朝时候,瓦剌、鞑靼打仗全是游击战,捞一把就跑,不时骚扰边境,要是硬怼大明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都胜不了蒙古部落的话,那还北征啥呀?

5.太孙嫔竟然跟大臣商量国是,这是欺负大明的文官不懂规矩是吧?大明的文官制度是出了名的,只要稍不合规矩,这帮人敢怼天怼地怼皇帝,一个太孙嫔?恐怕连个鼻子也不会给!

至于让于谦大爷吊儿郎当去北征,和马哈木“交朋友”,历练历练;让红衣大炮穿越出现,笨拙的在雪地里行军,还让也先给灭了,和上面比起来,那都不是事,毕竟不是写实的历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9318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