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客服”突然冒出来,说货物有问题,给你退钱,是不是特贴心?注意了,这很可能是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演变至今,依旧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利用情感(杀猪盘)、身份(冒充“公检法”、老板)、贪婪或虚荣(刷单、网贷、网络投资、提升信用卡额度类)等人类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行试探后再下狠刀。
我们不禁要问:退货返现,欢迎之至!马上发个红包就行了,怎么这么多“幺蛾子”呢?今天这一起“退货返钱”诈骗,值得大家提防、转发、提醒!
前段时间,家住涵江的准妈妈陈女士,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宝宝准备生活用品,在双十二购物活动期间,花费189元,在某宝网上买了一个奶瓶,可令她没想到的是,之后自己一连串的遭遇,让她损失了12万元的巨款。
△(网络图片)
陈女士介绍,当时她在某宝一家网店购买的奶瓶到货后,就一直放在家里备着,直到12月23日中午,她接到了一个男子的电话。
陈女士:他就问我是不是买了个奶瓶,又说那奶瓶质量有问题,很多小孩使用了身体都出现状况,我若是自行销毁后可以获得2倍理赔,即378元。
对方叫陈女士加其QQ,陈女士信以为真,添加后便按照对方语音指示,说要打开“理赔页面”。
陈女士压根没找到,对方就称其未开通理赔申请所以看不到说,就给了个二维码让陈女士扫描,让她开通网商贷。对方让她借出50000元钱汇过去,而他则会帮助陈女士提高信用额度,这样就可以顺利办理奶瓶的退款了,50000元两小时内会全部返还。
然而,等到陈女士按照要求将这50000元汇过去后,理赔的事情仍未兑现。
陈女士:他就支付宝有余额不行,要先清空。我就把余额宝里的50000元再次转给对方。
令陈女士没想到的是,对方之后又表示,陈女士的银行卡在花呗、去哪儿旅行、小米贷款等软件上进行了绑定,必须将里面能借的额度清空解绑后,才能完成理赔程序。陈女士便先后从这几个软件上,一共借出了近3万元汇给对方。
随后陈女士银行卡转账被限额,对方让其到ATM机取现金转账,这会儿陈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共送给骗子12多万元...
无独有偶,12月17日,涵江另一处,郑女士同样被以“奶瓶质量问题”为由“退货”诈骗12.5万元。对方还唬她,让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白细胞...
郑女士: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相信对方,一边通话一边按照对方提示操作,对方还发截图说钱都在我的卡里,后来我查看银行交易记录共转了三笔钱出去,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
警方提示
◆◆
1、遇到这类诈骗,请您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可以联系电商平台客服或在线联系网店客服确认是否有退款或者批发商账户;
2、电商平台的官方客服不会添加你的微信好友,一切操作请在该平台进行;
3、对方一旦让你操作转账或者借呗这类借贷产品,统统不要理会;
4、验证码和各类密码更要小心保管,不要点开对方发来的退款链接。
5、遭遇欺诈莫惊慌,第一时间来投诉,及时投诉可以尽快把坏人封掉,避免其他人上当。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7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