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分封了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四人为四方将军,加上出任中护军的赵云,关张赵马黄五人也被后人称之为五虎上将。
刘备时期其麾下大将虽然不如曹操和孙权那么多,但是却比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要好得多,除了五虎之外,刘备麾下也还有一些能力出众之名将,今天就来说一说五虎上将的三大替补:魏延和李严当仁不让,廖化和王平不在其中。
第一替补:魏延
魏延堪称是五虎上将的最佳替补,这是由他的地位、能力决定的:第一,魏延是荆州南阳人,是刘备在荆州时招揽的得力大将,先是因攻取西川有功被升为牙门将,219年刘备拿下汉中后又力排众议选择魏延出任汉中太守,同时升为镇远将军,221年刘备称帝后再次升其为镇北将军。
镇北将军是四镇将军之一,从赵云在223年刘禅登基后由征南将军升为同为四镇之一的镇东将军来看,魏延在蜀汉立国后的地位和重要性其实已经超过了赵云。
魏延是蜀汉众将中能力较为全面的一人,他制定的防守汉中的策略被随后几任汉中太守沿用并力保汉中不失,魏延堪称是五虎之下和蜀汉后期的第一名将。
第二替补:李严
除了魏延之外,另外一个当仁不让的替补是李严,之所以这么说有三个原因:首先,李严是东州军的代表,刘备入主益州后,为了打压益州本土派对东州军大力拉拢,先后封李严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和辅汉将军,辅汉将军虽然还是个杂号将军,但是在蜀汉的级别颇高,在219年刘备分封四方将军之前,甚至不在关羽和张飞之下。
其次,刘备临终前有两位托孤大臣,一个是诸葛亮,另外一个就是出任尚书令和中都护的李严;最后,219年刘备封关羽为四方将军中最为尊荣的前将军,关羽死后接任前将军一职的正是李严(226年李严出任前将军,当时地位高过他的屈指可数)。
第三替补:黄权
五虎上将中关羽、张飞和赵云都是刘备的元从旧部,马超原先就是威震一方的诸侯,黄忠则是荆州派系出身,蜀汉的几个派系中唯独不见东州军和益州本土派出身的大将,为了平衡各方利益,五虎的替补人选势必要包含这两个派系出身的大将,魏延和李严一个是荆州派,一个是东州军,所以这最后一个名额肯定要留给益州本土大将。
黄权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方面他是益州巴西郡人,是益州本土派的代表人物;另外一方面他也是益州派系在蜀汉军中地位相对较高之人,221年刘备伐吴期间出任四镇之一的镇北将军,独自领军督领江北军防御曹魏。
至于其他人,比如廖化在刘备和诸葛亮生前主要是担任地方郡守,王平只是牙门将和偏将军,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才真正崭露头角,至少在刘备生前这两人的地位和重要性都无法和魏延、李严以及黄权相提并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4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