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抢占富人市场:花旗银行的双向策略

抢占富人市场:花旗银行的双向策略

(图片来源:壹图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一真面对日益增长的高净值人群,以及不断下沉的市场,外资银行如何突围?花旗银行的策略是——升级与下沉。

8月2日,花旗银行宣布升级旗下高端财富管理品牌 Citigold Private Client (CPC,中文名花旗私享家)。“私享家”(CPC)的客户定位是在可投资净资产八百万人民币以上到一千万美金左右的客户。去年,花旗已将旗下财富管理品牌Citigold的门槛从50万提升至100万人民币。

与此同时,花旗中国副行长、个人银行业务总裁柏达仁(Darren Buckley)向记者透露,明年上半年花旗会推出一个二类账户的数字化平台,这个账户一旦推出就可以服务更广阔的客户群体。言外之意,这个平台将服务于门槛更低的客户群体。

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私人财富市场。中国有多少富人?贝恩咨询数据表明,2018 年末,中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197万人,预计到2019年末数量将达220万, 超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人民币)的增长更为迅速, 预计2019年末将达20万人。

在2010年,花旗曾经做过CPC客户相关的调查。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零售银行总监徐旻表示,当时的CPC客户群体在中国还比较小,但经过八九年的发展,中国高净值人群不断的增长。和其他市场相比——尤其是新加坡、香港,整个市场的人口只有五六百万,中国20万到200万这样一个高净值群体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中国市场很大,哪怕一个小的细分市场对花旗来说也是重要的机遇,花旗的竞争优势在于独特的全球性价值链。

2019 年上半年,花旗中国合格的财富管理客户数年化增长40%,2018年全年增长26%。花旗将加速推进业务发展,预计未来几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Darren Buckley1987年第一次到中国,此后来来回回在中国工作多次,这次他再回到中国的时候发现,中国的经济更侧重于发展共享经济。Darren表示,花旗在中国的发展不会走单打独斗的路线,而是希望跟其他的合作伙伴合作。

这样的合作已经在借贷业务上悄然展开。据记者了解,花旗银行即将与国内电子支付巨头合作数字化借贷业务。8月2日当周,这项业务已经处在对客户测试的阶段。不过,花旗方面并未透露具体是哪家电子支付企业。

Darren Buckley表示,借贷业务的营收潜力非常大。我们与中国公司的合作主要是通过他们帮助我们找到这部分客户,这部分客户信贷资金需求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他的风险也没有那么大。我们将通过大数据、通过分析客户行为找到这些客户,然后精准为他们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中国在数字化以及数字支付生态系统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我们也期望把跟中国合作的最好经验传播到我们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市场上去。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326TORSX】获取授权信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316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