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WalkLife徒步生活。在胡志明有许多战争历史的博物馆,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私人博物馆-Fito Museum。这个博物馆是讲述南越中草药发展的历史博物馆。门票价格也不会太贵,是12万越南盾(36人民币左右)从外远眺,还看不出什么端倪,然而,一踏入馆内,就觉得古色古香,扑鼻而来的是一阵熟悉的中草药的味道。
越南胡志明市Fito博物馆,外观上看不出内藏玄机
门票是12万越南盾(大约36块人民币左右)
两位越南传统中医学之父
这是一栋5层楼的建筑,这间博物馆是由Lê Khắc Tâm创立,始建于1995年,建筑风格延续,越南各地的老房子的结构,采用19世纪木造式传统建筑的风格,里面也有许多古文物与书籍。博物馆内还配有专业的英文解说员,介绍这座中草药博物馆。我们几名旅客,都是自己前往的散客,买了门票之后,由于第五层楼没有电梯,解说员会先带我们到4楼,再走楼梯上去。
位于五楼的牌位,供奉的是两位越南传统医学之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祭祀的牌位,其中供奉的是越南传统医学的两位先河,一位是Tuệ Tĩnh,又称作慧静禅师,生于14世纪越北锦江县、海洋市一带,传说曾赴中国为当时的妃子治病(这部分是解说员叙说,不过实际上的史料依据,也无从考证起)。另一位则是Lê Hữu Trác黎有晫,是1720年出生的越南名医,又被称作「懒翁」,依据中国《内经》著作许多医学著作,这两位被视为是越南中医学之父。
玲琅满目的中草药
馆内陈列的学多中草药
越南传统中草药的切捣工具
我看到橱窗内有许多印有中文字的古书典藏,解说员说,虽然汉字在越南已经没有使用,不过,如果是特定科系的学生,例如中医系,他们要读6年的书,其中有3-4年要念古汉语。解说员还向外国游客说道,在越南的传统医学中的针灸、拔罐,药食同源,甚至是阴阳调理的概念,均是取法于中国。(现场的有一位意大利人对于拔罐是啧啧称奇,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有时候不禁令人反思,虽然越南跟韩国可以去汉字化,但却去不掉汉文化。
这个树状图上均是陈列对越南中医学有贡献的历史人物
巨幅的木制图画雕刻而成的是,从12世纪到20世纪,对越南中医有贡献人的名字。3-4楼是陈列各式中药的展间,解说员还亲自示范如何使用这些切中药的工具。有一些是用手切,有一些是用脚捣碎器皿,解说员一本正经地说,除了切草药以外,这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做运动”。不得不说,来胡志明一段时间,我发现大约35岁以上的西贡人的表情,真的很难看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严肃中带有不少幽默。
各种切中草药的工具
解说人员现场解说如何使用中草药的捣碎器具,还幽默的说可以当作“做运动”
南北越的中医学融合
在三楼还看到不得了的馆藏,藏有一整只蛇的药酒,以及人篸,不过人篸的篸面应该是有经过雕刻,不然那三尊「福禄寿」的微笑,看起来也太惊人了。展示人员还特地将药酒打开,让我们闻“酒”香,在越南也是公认的药酒要越陈越有效。
巨型福禄寿造型的人篸酒
药瓮里面浸泡了整只蛇
西贡的中药历史要比北越资浅,两者都是由中国传入北越,再从北越普及到南越中医学的发展。在公元前197年到西元937年间,越南的传统医医学分作Thuốc bác(北方药)与Thuốc nam(南方中药)两个分支。南方中药主要是采用草药为基地的简单配方,而越北则是习惯用复合式的草药加入鱼骨、鸡肉入药。虽然此前两者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但随着事件的发展,两者逐渐融合,形成了越南当代的中医学。
馆内藏有大量的古文书
在胡志明第五郡是华人区,不乏看到许多中草药店,可以买到不少补方。在上越南语课的时候,有一课说到了生病。她提到如果是越南人生病,会习惯喝姜茶还有橘子汁,这点真的跟我们的习惯如出一撤。虽然,现在越南已不再使用汉字,不过汉文化的养生习惯,被很好地传承下来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3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