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于京都伏见区,如今的他已70岁。
后悔没有早一点打开书本,尝试着读一读他的作品。其中原因大概总是觉得自己很忙,总有当下要做的事情,闲暇的时候,也总是打开手机冲浪,沉浸在网络的世界,或者和朋友聊个不停,甚至焦虑,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心里总是有一片净土——憧憬着美好。
小作者的我,大三的时候也就是2018年的九月开始了写文章,发现在这个网络的世界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件令人舒服的,得到你们的反馈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但是随着那个2019年的寒假,决定考研之后,就歇下来了。现在,我又回来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2019年12月22日,是340多万考研学子考研结束的日子,也是自己终于卸下担子的日子。它不同于高考,高考之后是真的如释重负,不需要担心其他什么事情,毕竟分数已定,不可改变。而考研结束,我发现只是卸下了一个担子,还有着毕业设计要完成,还要找实习,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进面试……成人的世界没有完全的轻松,存在着的只有自己给自己心灵或者压力透口气的时候。
我发现我不能总是沉浸在困扰之中,我打算做一些新的尝试,读读书。舍友推荐了她书架上还未读的书——村上春树的《假如真有时光机》,舍友只告诉了我,是本说不定可以让我放松的书,于是我开始慢慢读起来了。一天天,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慢慢增加读这本书的时间。第一天读了两章,第二天读了三章,第三天一口气读完了(一天里,偶而翻起看看,不在连续的时间里读的)。
这本书,是村上春树先生不同时间的游记,整合勘定在一起的,所以不同的章节,村上春树的年龄也不一样,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个人不同年龄对一个地方和旅行的看法也是不同的。这里我不一一列举村上春树去了哪里,我就来提一提对我印象深刻的吧。比如冰岛的夏季是旅游季,其他时候多少夜晚较长,白天较短的,那里的人们都挺爱读书的,还带着我逛了逛希腊和芬兰,让我体会了一把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季节特点;比如让我知道了村上春树先生他是一个喜欢逃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在异地环境下塑造自己的文章的作家,让我觉得更加亲近了;比如他是个热爱运动的人,跑过许多次马拉松,从青年到中老年,仿佛让我体会到在查尔斯河畔跑步的清新与自然,甚至想马上起身去操场跑一跑步,放松全身;还带我体会了一把在老挝的“托钵化缘”的神奇体验,尤其对我这种偏向无神论者的人,让我更理解一些有神论者他们的敬畏之处;我还十分想去托斯卡纳的酒庄,平常那里的葡萄酒,我在书中知道了那里的葡萄酒是如何保有声誉,也知道了那里现在的葡萄酒业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和朋友喝酒谈天所不会触及到的;还有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和缅因州的波特兰,两个一西一东同叫“波特兰”的地方美食的差异……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段对话——路人问作者为何要去老挝,作者答,“正是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才来看看有什么值得来的”。对啊,我们真是不知道前方之路,所以才要自己亲自走走,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和体会都是不同的。
其实读完一本书并不需要很久,只是要有一个开始,和想读完~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也能多放下手机,多读点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2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