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嘴家乡”是我个人散文集的总名称。我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名字呢,其实“碎嘴”二字在我们家乡往往都是含有贬意的,比如某某女人整天以数落别人为快事,在别人看来这女人就是“嘴”“碎”的很,类似于全国很多地方常指的“长舌妇”,整天只知道扯一些张家长、李家短的东西,喜欢扯嘴。这是“碎嘴”的一般解释。
如果再延伸一点还可以再往深里解释,某某人说话不完整,说话不说完,说一句,留一句,使人费解,给人一种“话中有话”的感觉。
我不是女人,更不爱、同时也不会“扯嘴”。我用“碎嘴家乡”作自己散文集的总名称原因有二。
其一,其实我很不喜欢在自己写的东西前面冠以“原创”二字。我喜欢写作已经大半生了,自己写的东西还非得加一个“原创”才能证明是自己写的东西!不知道这种风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我也不想去和任何人抬杠,我只是觉得,这就好比一个人带着他的亲生儿女出席公众场合向人介绍,说完自己的孩子们的名字后再加个“原创”二字一样可笑。爱因斯坦在发表自己的《相对论》时根本没加上“原创”二字,但全球也从未出现过《相对论》是“仇”因斯坦或“恨”因斯坦所著!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哪都跑不了;就像我的个人散文集《碎嘴家乡》是我的,跑到哪都是我的,如果再有谁再炮制出一个“碎嘴家乡”来,那也不是我的错。谁的错?谁的错都不会是我的错!两个人可以叫同一个名字,但一个人叫相同的两个名字,有意思么!这问题好争么?!
其二,按照我们家乡习惯的解释,碎嘴也未必不好。所谓“碎嘴”无非就是喜欢“张家长,李家短”的唠叨、说话不完整嘛,这有啥不好呢?我们不是常说,做人要相互取长补短么,那就是说“长”即是好,“短”即是差,长短相济,乃成方圆;不正是“张家长,李家短”才构成了每一个人的家乡乃至我们的整个社会么?谁又能因为自己身处“张家长,李家短”之中就否定那是自己的家乡和整个社会呢。换而言之,古今中外又有谁能把“张”家和“李”家都整的同样长或一样短呢?强人所难嘛!至于“说话不完整”更没啥了,如今专家、学者、教授、博士遍地都是,而我却啥都不是,我倒是想把话都说完整呢,可有我的机会吗?!
因此,我的个人散文集总名称,非《碎嘴家乡》不可啦!
我的故乡,地处皖西边陲,属大别山区,三省交界,八县毗邻。有人说她自然风光好,山青水秀;有人说她地理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但这两种说法我都不屑,天地造化,自成一方风土。山水有情,岂能责怪沙漠无义;江海深邃,又岂能等闲河湖浅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进化,千百万年,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土高原和戈壁滩畔的人谁也没有因为其自然环境的不好都迁往江南鱼米之乡和四川天府之国,一样一辈一辈在那里生活,同样一代一代在那里繁衍。
至于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之说更经不住大量事实所拚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家乡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交通条件恐怕都无法和当代相比,然而中国革命早期一下就吸引了家乡十万人参军参战,直至新中国成立从家乡走出的革命先驱被国家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就有59人,因此家乡荣膺了全国第二大将军县的美誉。
这些难道能是“环境恶劣,交通闭塞”所能影响的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8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