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拯救大兵瑞恩》上映了,距今已整整20年。
这20年间,出现了无数战争电影:
《鬼子来了》的荒诞讽刺,《钢琴家》的娓娓道来,《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纯真残酷...
优秀的战争片层出不穷、各有特色,高度的还原战争场面是一大特色,在战争面前展现的人性的复杂与纠结也是很多观众钟爱战争片的理由
今天南瓜君为大家推荐的这部战争片,除了两军对峙的激烈场面,其中令人血脉贲张打斗场景也令人叹为观止。
它就是——《卡默兹之战》
影片拍摄之初就因为好莱坞动作巨星斯科特·阿金斯的加盟而备受期待,无论是《忍者》系列中融会东方武术的忍者;《敢死队2》中铁骨铮铮的硬汉;还是《战狼》中的终极反派雇佣兵,斯科特漂亮的拳脚手法,总能给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又刺激的格斗盛宴。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埃及最后一位国王执政时期,居住在卡默兹地区的尤瑟夫警官深受当地人民的信任与爱戴,警局里大小琐事他都事无巨细,亲自过问,听取下级汇报,和抓来的现行犯斗智斗勇,还一直婉转拒绝在一位舞女的营业执照上盖章,他一直奉行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荣誉不可侵犯,做人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可有一天,尤瑟夫却接到了一个棘手的案子。
两个埃及本地居民向他寻求帮助,他们与英国的两名骑士兵发生了冲突,结果两败俱伤,双方各自牺牲掉了一个人。
起因是两名英国骑士兵想要猥亵一位埃及少女,而听到求救声赶来的三位本地居民救下了少女,双方打斗过程中造成了一死两伤。
这本来应该是个正当防卫的案例,可没想到存活下来的骑士兵竟然大有来头,他是英国殖民军亚当将军的侄子马克。
可另一方,亚当将军也得知自己的侄子被扣留,托捎话来要人,不畏强权的尤瑟夫拒绝交出骑士兵和两位居民,英军的人恼羞成怒,与尤瑟夫发生激烈的冲突,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
尤瑟夫更是对前来的说客放话:即使是亚当将军到这儿来,也会被关起来。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这么刚!
在尤瑟夫眼里,这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而是关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尊严,国家的尊严来自于个体,每条生命理应得到尊重。
早就觊觎卡默兹领土的亚当将军更是借题发挥,以尤瑟夫扣留马克是为了当人质为理由,召集了军队里的所有士兵发起了侵略战争,还大张旗鼓宣称是为了给死去的兄弟复仇和营救幸存者,彰显大不列颠国的力量,包围了卡默兹警局。
尤瑟夫见此局势,开始进行全方位的部署和武装,他命令士兵先将警局的大门堵死,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
而门外英国政府为了涣散民心,则大声宣判尤瑟夫犯了“战时叛乱罪”,如果日落之前不交人,尤瑟夫及一律从犯将被判处死刑,而埃及人民也将受到波及。
尤瑟夫深知这将是一场不可挽回的大战,命令索拉雷中尉带领地下室里罪不至死的关押犯们离开,在他看来,这场战役里需要就事论事,他们不该受到牵连。
随后又遣散上有老下有小的士兵,不希望他们参与此次战争,因为这注定是一场凶多吉少的战役。
大战在即,警局里各类小人物的态度都涌动着温情。
所有被命令离开的士兵包括索拉雷不仅没有离开,还毫不犹豫地表示会与尤瑟夫同在;
而本该被运送走的小偷阿斯弗也决定留下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直想要红色盖章的舞女也留下来照顾被猥亵后身体和精神都满目疮痍的少女;
警局外,冰冷的武器相互碰撞,警局内,人们抱团取暖,彼此需要。
僵持了几个小时无果,亚当将军开始对尤瑟夫的家眷下手,而早就料到这一步的尤瑟夫却无能为力。
这时惯犯小偷阿斯弗主动请缨,承诺以自己的身手会在英军到达之前赶到尤瑟夫家中,尤瑟夫决定赌一把,让舞女在窗边跳舞,分散英军的注意力,而另一边阿斯弗开始与英军进行争分夺秒的较量。
身手敏捷的阿斯弗不负众望,穿梭在楼层之间,飞檐走壁大显身手,将尤瑟夫的妹妹们送往了安全地带,还在餐桌上留下了马克的军牌。感觉受到屈辱的亚当将军恼羞成怒,向警局进行了一顿疯狂扫射,索拉雷不幸牺牲。
尤瑟夫人单力薄,只得将马克当人质,双方才得以暂停熄火。
亚当将军为了不让马克受到伤害,又想出了第二个借刀杀人的阴招:给尤瑟夫扣上一个包庇不法分子和杀人凶手的帽子,向埃及警方施压,企图让埃及同胞们自相残杀。
尤瑟夫得知受命向他们发动进攻的军队是好友汉萨带领的,他心里清楚汉萨可能不清楚内情。他们需要在英军进攻之前向汉萨拆穿亚当的阴谋,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再次与英军进行时间赛跑。
任务比之前更加艰难,尤瑟夫和阿斯弗却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打算铤而走险试一试。
躲过了英军的监视和巡逻,尤瑟夫终于见到了汉萨,汉萨表示他也很为难,不能违抗命令,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还没等商量出对策,亚当的人闻讯赶来,为了让尤瑟夫顺利逃脱,阿斯弗引开了追兵,自己被捕。
落入英军之手的阿斯弗变成了人质,亚当更是扬言:想要救人,必须以命换命。还在警局门口搭设刑场,逼尤瑟夫现身。
悲壮的一幕来了,这时尤瑟夫走出警局,代替阿斯弗走入绞刑架,当大家都以为尤瑟夫即将命丧于此的时候,全片的高燃片段开启,汉萨的军队赶来,全面支援尤瑟夫,双方正式开始了硬碰硬,进行了火拼……
漫天的轰炸声和哀嚎声,全城暴乱,埃及百姓的命瞬间沦为草芥,枪林弹雨之间,血肉之躯横尸遍野。
而亚当这时亮出了最后一道王牌,派出了斯科特·阿金斯扮演的雇佣兵,与尤瑟夫进行了对打。
斯科特虽然作为反派出场的时间并不长,但是里面其中不少打斗场面都拳拳到肉、招招见血,再现了“斯科特式”的暴力美学。所展现出来的“快”、“准”、“狠”更是没有一丝犹豫,一气呵成。
尤瑟夫与斯科特到底进行了怎样精彩的对决?尤瑟夫是否能在战场中取得胜利?这最后的结局就靠你们去看了……
不着力于震撼视觉的大场面,而用小而精的电影镜头,细细打磨影片背后的大主题,用近乎疯狂的人物塑造出震撼人心的思想内涵。
《卡默兹之战》真正精彩的部分在于人与人之间包含力量的、心智的、情感的和人性的近距离的对垒和博弈,不美化战争也不渲染残酷,而是弘扬战争背后人性的光辉和美丽。一个人就可以是一支军队,用不拘一格的方式描绘一部英雄史诗,是《卡默兹之战》的美学原则。
在战争中生死与共,于乱世中宣示国家主权,这种残酷的浪漫超越了庸俗、凡俗和世俗,影片是反战的,但它也歌颂了战争中崇高的人性,这种“于石缝中开出花来”的故事让无数人感动,也成为了乱世中向往和平的一抹亮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8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