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学排名榜的诡异遭遇:一边被骂得要死,一边又疯狂追捧

大学排名榜的诡异遭遇:一边被骂得要死,一边又疯狂追捧

近日,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了2020中国大学排名榜单。毫无疑问,榜单一经公布,就引发了两大阵营的“对战”,有人骂得要死,称“乱排名”;也有人说客观真实,反映了实际情况。

就比如华中科大今年进入全国前十,既有人表示实至名归,也有人称排名过高,认为华科只是个论文生产基地,排入全国前十完全就是乱来。同样,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排名也遭到不小的质疑。

排名结果遭到质疑,并不是校友会一家的境遇,软科、泰晤士高等教育、武书连等等的排名榜,在民间舆论里那都是“冰火两重天”的。可以说,大学排行榜陷入了一个诡异的遭遇,一边被骂得要死,但另一边又被疯狂追捧。

排行机构充满商业味

目前,绝大多数推出大学排名榜的排名机构,本质上就是靠排名结果为生的商业公司,商业利益成为眼花缭乱的排行榜存在的主要驱动力。既然掺杂着商业利益在其中,那排名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就不得不令人怀疑。

个别大学排行榜还曾爆出国收“咨询费”来人为操纵排名结果的丑闻。还有个别国外学术排名机构,一边美其名曰搞着客观排名,一边又去高校开讲座、搞培训,教高校教授如何产出“高被引论文”。总之,商业味过浓的排名机构及排名结果,不被骂惨才怪呢。

评价指标不科学、过于主观

不少高校在不同排行榜上的排名差异很大,这既不是高校自身问题,也不是排名机构人为操作的原因,而是一开始的评价标准就不同,那排名结果自然也就有所差异。

每个排行榜都有自己的评价指标,比如QS世界大学排名和US News世界大学,主要指标是以论文为主要代表的科研水平和同行评议。单QS剩下的更强调师生比、外国留学生和教师的数量、雇主印象,US News 则更强调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同时,很多的指标主观性非常强,比如雇主印象、同行评议等。QS等排名一直来都因过多主观指标和商业化指标而受到批评。

排行结果运用异化

谁爱追捧排名结果?高校自己!就连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大牛”都不例外,曾因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获得好名次后,在官网中“热烈祝贺”而遭到批评。

因为我国的高校大多是公立的,那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有相应的指标来衡量高校的发展情况。就比如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求“以绩效为杠杆”、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那既然要谈绩效,就得有数据或者客观指标来衡量。只有通过数据区分高下,才能比较公平的决定资源分配。

对于高校来说,这些大学排名结果不仅事关社会声誉,更涉及到主政者的政绩、经费及各种资源的划拨。所以,别说对着排名指标来发展,就是掏钱去买排名,那也是值得的。

有网友说,既然排名榜问题这么多,为何不全部取消了事。社会是没有这么简单的,即便“消灭”了什么校友会、武书连、软科等大学排行榜,那也会冒出其他的排名,因为排名还是有需要的。所以,下一步的重点不是如何堵住排名榜的发展,而是如何改革这些排名榜。

作者:教育评论队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5249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