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冷,很多人喜欢待在屋子里,不愿出门。但时间一久,就特别容易犯困、懒得动、手脚冰凉......
出现这些不适感,可能是因为缺乏阳光的“滋养”。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所以,晒太阳的作用不可能小看哦!
晒太阳,养护阳气、提高免疫
补充维生素D
大家都知道,晒太阳还有重要的一点,能补充维生素D,它可促进钙的吸收,同时维持和调节人体内的钙磷平衡。
养护阳气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是晒太阳的重点。
晒头顶不必拘时拘地,可随时进行,平时天气好时到室外散步,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晒腿驱除寒气
“寒从脚下起”,常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多是阳虚体质,这种情况不妨多晒晒脚,以驱走体内的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晒腿的时候要选择天气好的时候,每次至少晒半个小时。晒时,可配合按摩小腿部位的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四横指部位),对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防抑郁
晒太阳太少会抑制脑内一种“快乐激素”的生成,催生抑郁情绪。现代人多以室内活动为主,加上冬天日照少,日晒时间不充足。所以,晒太阳这件事,必须提上日程。
掌握3个技巧,科学晒太阳
什么时候晒?
一般来说,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时段紫外线最强,长时间的日照,可能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因此,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9时到10时。
晒多久?
有些老人,喜欢聚在一起,一晒就是大半天,其实大可不必。一般每次晒半个钟左右,每天半个钟到一个钟就足够了。
不要隔着玻璃晒
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普通玻璃就能阻挡90%以上波长300nm以下的光线,严重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
晒哪里?
晒头顶:上午10点~下午4点补阳气生发。中午12点~下午4点阳光最猛烈,紫外线较强。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适合在中午晒。
晒后背:下午4点~5点储存维生素D最佳。这个时间段气温比较温暖,但阳光中紫外线中的α光束较强,是储备维生素D的最佳时间,多晒太阳有助肠道内钙、磷的吸收。人体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傍晚晒背有助于调理脏腑气血,温煦经络。
晒手心:晒手心方法很简单,老年人在阳光下摊开双手朝向阳光,或者抬起双手,掌心朝向阳光即可。常晒手掌可舒缓疲劳,促进睡眠。手心最重要的穴位是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按揉此穴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特别注意
晒太阳具体时间、时长,可根据自身感受调整,以舒适为宜。对于患有眼部疾病的老人,需要做好眼部防护。
趁着好天气,出门晒晒太阳,做个“阳光”的人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4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