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食物,大多数人的观念停留在只为人体提供生命所需的营养素,而对于疾病需靠药物来解决。
然而,现代生命科学进一步研究发现,营养素通过代谢可以改变机体内环境状态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甚至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日常的各种食物也就成了“药物”。
事实上,我们也确实无法将药物和食物截然分开,例如常吃的红枣、山药、枸杞、菊花、生姜、茶叶等就是传统中医里常用药材。如果从现代医学药物研究来分析营养学,几乎所有营养素都成为了营养支持和疾病(辅助)治疗的药物,如各种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口服或注射制剂。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发现广泛存在中药、植物性食物、菌类以及某些动物性食物中具有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一大类生物活性物质以来,“药食同源”的理论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既然食物的食疗、营养与药理作用得到充分的肯定,那么在临床疾病防治过程中理应考虑采用赖以生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天然食物来达到预防保健和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在临床相关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痛风等的诊疗过程中,在运用常规治疗手段的同时,重视饮食营养的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就会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代谢状况、损伤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提高免疫抗病能力。
所以,不论是养生保健,还是防治疾病,食物都是一剂 “良药”。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教授 唐大寒
编辑:熊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4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