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11月中国原油进出口情况。
东区市场方面,11月中国自沙特原油进口量达到200万/天,较去年同期增25%,并创历史新高。从今年1-11月的平均数据看,中国自沙特原油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4%至167万桶/日。根据Argus的报告,从公司层面看,恒力石化和荣盛大连长兴岛和舟山的新项目贡献了主要增量,新装置的产能合计约40万桶/日。根据Vortexa的统计数据,上个月两家炼厂合计约有8艘来自沙特的VLCC船到港,按照200万桶的装船量看,到港量合计约有1600万桶,占据中国自沙特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荣盛原计划在月底启动第二个20万桶/日的CDU装置,但浙江石化希望等待在1月更多二次装置以及化工线路开车后再启动CDU装置,这意味着后期进口量还将有所增加。
自俄罗斯进口方面,上个月的均量也创新高至186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主要的油种依然为ESPO。11月,中国自伊拉克、阿曼进口量分别达到141、93.1万桶每日。
作为主要过驳地之一的马来西亚,中国11月进口量为21.5万桶/日。
西区市场方面,11月中国自巴西的进口量为100万桶/日,除了以往的卢拉油种以外,今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 (巴油)开始通过销售一种新的中质低硫原油,来增加对中国的原油出口,新油种叫布齐奥斯(Buzios)原油,性质和巴西卢拉(Lula)原油非常接近,目前已有东营、滨州等地区的3家山东独立炼厂在使用这一油种,这3家炼厂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在200-350万吨/年。
今年中国加大了北海油田的采购量。挪威方面增加至10.7万桶/日,因部分炼厂开始采购新的油种—北海John Svedrup原油。后期该油种的到港量有望继续上升,因为部分民营企业签订了12月和明年1月装船的合约。国有炼厂茂名石化(中石化)在12月也开始将Johan Sverdrup作为混调的油种,过去一周该油种的加工量约为21万桶/日较此前大幅增加。自英国的进口量增加至26.1万桶/日,同比增加4%。
因关税增加了5%,11月中国自美国进口量继续下跌至6.3万桶/日,预计在关税正式取消前,进口水平仍将维持低位。
此外, 因美国制裁升级,海关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自委内瑞拉的进口量为零。11月中国从伊朗进口了13.3万桶/日的原油,较10月的12.5万桶/日有所增加,但较去年同期仍下跌了66%。
来源:油资讯;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责任编辑:黄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2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