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打造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是科幻领域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在电影中不乏以下情节,产生自我意识后的机器人与人类展开战役,无疑这些情节的渲染加深人们对机器的恐惧情绪。
不过机器产生自我意识,这个存在于小说中的事物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近,现今许多的人工智能项目中,部分技术人员基于大脑编码和处理多感官信息的功能,朝着建立一个有意识机器人的方向前进,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直至目前打造超级计算机大脑的计划还没有实现。
大脑作为人类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是中枢神经中最大和最复杂的结构,调节人类的机体功能,也是意识、精神、语言、学习、记忆和智能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和动物可以通过思考实现自我的调节,但对于大多数的机器人来说,还处于学习使用人类提供模拟器和模型的阶段,或者通过费力耗时的试验来纠正错误,机器人并不能像人类一样模拟自己。
此前美国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训练出,可以自主认识自己身体的智能机械臂,尽管最初“不知道”自己是人、蜘蛛还是手臂,但经过35个小时的“初步学习”之后,智能机械臂创建了一套自我模拟。这项成果发表在《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这个机械臂在没有物理学、几何学和运动动力学知识输入的情况下,可以短时间内认知自己的形状,并作出较高水平的运动决策,甚至能检测并修复机体损伤等。
不过该论文作者之一的霍德·利普森教授认为,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的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但并不能掩盖智能机械臂自我意识的粗浅。自我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能力,目前的机器人只能通过人类输入的模型或费时费力的试错来“理解”自身,而自我想象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障碍。尽管一些研究人员坚持认为,用计算机模拟神经科学是必经之路,但人的大脑结构复杂,根本无法以当今的计算机感知、处理和储存数据的方式进行分析。
大脑并不会像计算机那样运转,生命体通过在实际的活跃过程中适应神经联系,将所得到的经验知识储存在大脑之中,但计算机会将数据记录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存储,这种差异意味着大脑信息的处理不同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面对人类大脑中的无限潜力,机器人一直模仿人类的行为,在人类的经验下成长和学习。
喜欢润界本地化,请多多支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2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