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起兵造反,天时地利人和,为何这位将军还是功败垂成?

起兵造反,天时地利人和,为何这位将军还是功败垂成?

隋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残暴不仁。此时出现一名风云战将名叫杨玄感,他看到隋朝政府已经腐败不堪,百姓苦难不支,就想要起义为百姓做主。然而,这位莽将军却没有一个出色的战略家的头脑,从起兵到落败就没能做好攻伐谋略,最终在穷途末路之下,只好命令自己的部下将自己杀死。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悲催的一生!



隋朝的开国功臣杨素是杨玄感的父亲。出身将门的父亲平日里对他教导有方。杨玄感自己也很争气,不光读书好,骑马射箭也样样在行。后来他在朝为官一直勤政廉明,百姓十分爱戴他。

直到隋炀帝登上皇位后,朝政发生了恶劣的变化。皇帝昏庸懈怠政务,在后宫荒淫不止。隋炀帝还大幅度提高税收用来盘剥众百姓,由此逼得百姓不得不起兵反抗。

大业九年(613年)春天,隋炀帝又此次亲自出征高丽。他命令杨玄感负责黎阳的军队粮草。等皇帝带领主力大军抵达辽东时,杨玄感便伙同王仲伯等人一同商议起义。他们故意将供给主力军的粮草物资暂压,让隋炀帝的军队断粮挨饿。后来他又秘密找来自己的亲弟弟杨玄纵、杨石,以及信得过的好友蒲山公李密。这些人久受压迫,他们一拍即合打算共同起义



大业九年六月三日,杨玄感借东莱口的大将军来护儿谋反做借口,于是举兵将黎阳占据。他下令关闭城门禁止随意出入东莱,然后在此招募男丁参军,组成了自己的起义部队。同时他还通知各郡强兵汇集于黎阳,来讨伐谋反逆贼来护儿。

占领黎阳后,杨玄感马上招募了上万人进入军中。他又从中选五千多人身强力壮的士兵,三千多名船夫,编成不同队伍。当日杀死三只畜生祭祀敬天,杨玄感宣布举旗反隋。也就在这时,杨玄感因自己谋略不足而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他认为有了文武百官的家人作人质,就可以逼得他们通通听从于他,然后带领军队攻打东都,想要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声势。于是他决定率兵进军洛阳。



与此同时,其弟杨玄挺领兵一千人攻打河内。可是坚固的城墙哪是那么容易打的下来的。在东都留守的樊子盖得到杨玄感谋反的消息,一方面更是加强了防御,然后快马加鞭传令驻守在修武县(今河南修武)的隋军,调兵遣将保守住临清关。如此一来杨玄感要过黄河便没那么容易了。他只好率领部队从汲郡过河,之后再向东行军。



起义大军一路顺畅到达了偃师。将军杨积善率领三百名士兵沿着洛水河西行。杨将军则亲自带着大军向从南面发起了进攻,企图打通头路,而其他的部队则在后方依次前行。杨积善与东都的河南令达奚善遭遇后即可激战,对方数千的精干兵力和起义军展开了厮杀。之后,隋朝大将裴弘策又率领八千余士兵追击和攻打起义大军。

起义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接受过正规军队对攻训练的却非常之少。他们大多都是平民百姓,没有精悍的兵器和可以抵御的盔甲。他们有的也只是反抗压迫的士气隋朝部队却正好相反,他们空有一身装备但士气不足,因此起义兵很快战胜将达奚善的军队。裴弘策的战况也是惨不忍睹,每战每败,逃回城中的竟只剩十余骑。

之后,杨玄感率兵追到了太阳门,包围了东都洛阳。杨玄感停留在洛阳城的北门,每次他向士兵和百姓们讲道时都会说:“你们都知道我的身份,官职高俸禄高全家也不缺。银子够花却想要造反,是什么原因?那就是要推翻那位无能的君王,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幸福。



杨玄感派遣了顾觉带5000人进攻虎牢(今河南省荥阳西北汜水镇以西),然后自己率领主力部队进攻东都。尚书大臣樊子盖凭借结实的城墙率领他的部队坚守着。杨玄感觉得进攻城池没有什么好的策略。长安代王杨侑派遣了刑部大臣卫文升以40000人的兵力营救东都。

卫文升的军队是通过崤山(河南省洛宁西北部)和渑池(河南省渑池东部)到达东都城北,与杨玄感的军队在这里交战了。卫文升的军队参战边战边走,走到了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的金谷与杨玄感的军队再次对峙。

后来,在邙山南部,卫文升和杨玄感的军队进行了决定性的战斗,双方一天战斗十余次。



看到卫文升已经完全无法支持,本来胜利在望,杨将军却被一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的箭射中。起义的军队不得不马上撤退了。

之后,起义大军又在皇天原与隋朝大军再次相遇。杨玄感在此战败,失去了全部的兵力

最终他只带领十多名骑兵前往上洛(今陕西省商县)。杨玄感知道大势已经不在,就叫杨积善来到身边并对他说:“唉!我试图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我没想到会这么快就输掉。我没有脸面对生活,现在我要你杀了我!”杨积善哭着说,”不,现在不值得死。你看,前方有一个山头,我们可以先躲起来,再谋划大计。”



杨玄感说,“别说这些了,你最好还是杀死我吧。你躲起来也是饿死。我这样死去最好。”看到杨玄感决心已定,又看到追他的人越来越近,手下的人不得不杀死了杨玄感。

杨玄感的崛起和聚兵都很迅速,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之后很快就失败了。实际上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不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指挥一味的打流水战。不过,他的起义最终动摇了隋朝末期的腐败统治,燃起了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772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