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是科举的延续,公考才是,你怎么看?
网上看到一句说是这么说的,说高考不是科举的延续,公考才是。
对此我深表赞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选出高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继续培养。
而公考是准入性考试,选出合适的进入体制,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顺利运转贡献自己的才智与青春。
从这一点来看,公考更大程度继承了科举为国选才的功能。
因为每一个通过公考的人,都有了一个新身份,国家公务员。
所有报名备考的应届毕业生,和多次报名的往届生,也会对体制内的各种故事充满好奇。
每一个通过公考被录取的体制内新人,肯定会对自己报以希望,肯定会对工作充满热情,肯定会对未来充满憧憬。
公务员晋升—这是公务员圈子里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了,也是众多初入体制内新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那么,今天咱们便来聊聊公务员晋升这件事~
从百度上不难看到,层出不穷的政策条款以及现在正在实施和将来计划实施的各种规则细则,所以今天,咱们就不聊这些,而是准备简单粗暴的聊些不一样的。
你会选择参加公考吗?
知己而后求知彼,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不殆。而说到晋升,那更是需要先搞清楚自己是哪一类干部才行。
如果不出意外,你肯定会说从科员开始,到副科、正科、副处、正处......直到正国级,从开始的科员到正国级,中间横跨好多个级别就是了。
我想和大家说,纠根结底其实可以总结成一句话:条块分两类,大小分四级。
两类可分为条条和块块,条条指机关直属管理的干部,块块指属地管理的干部。
四级则分为中管干部、省管干部、市管干部、县管干部。
省部级干部由中央任免并考核,叫中管干部。
地厅(市)级干部,各县县委书记,由省委任免并考核,叫省管干部。
县处级干部,由市委及平级的机关任免并考核,叫市管干部。
打个比方,比如教育厅的A处长,他归教育厅党组任免并考核,虽不叫市管干部,但可以理解为由市一级党委管理的干部,也是条条类干部。
乡科级干部,由县委任免并考核,叫县管干部。
比如市卫生局的B副科长,他归卫生局党委任免并考核,虽不叫县管干部,但可以理解为由县一级党委管理的干部。
这四级一列出来,其实不难发现一些规律。没错,正是你心中所想,这个规律叫一级管一级,也就是俗话说的官大一级压死人。
第二是职务晋升的任免权限上,实际是由你上级党委的上级党委决定的。
举个栗子(这个栗子比较长,但也很精彩,读懂了你就基本懂公务员晋升流程了)。
市卫生局的小L副科长,工作表现不错,深得卫生局W局长的认可。提出把L副科长提拔成科长,局党委一致同意,任免通过。
然后小L科长工作表现继续不错,卫生局M副局长突发疾病不能履职了,副局长职位出现空缺。
L科长能不能接替M副局长呢,这一次,W局长说了不算,因为卫生局党委无权任免副局长,只能由市委来任免。
当然,卫生局有推荐权,会按程序向市委推荐小L科长。但市委里,各单位推荐提拔的人选可不止一个L科长哦,市委书记和各位常委想的可和和W局长不一样哦。
于是情况变成,现在市管干部出现一名空缺,要从全市科级干部中提拔一人,各个常委一般心里都有自己看好的人。
当然了,我希望大家不要抱着庸俗的心态去看待这种看好,很多时候,看好不是指私人依附关系,而是正常的工作认可。
书记可能看好市委秘书科的D科长,忠厚老实,有机会应该优先提拔。
市长可能记挂招商局的Z科长,专业扎实,人脉深厚,上次招来了一亿外资。有机会应优先提拔。
市委副书记可能操心SF乡的G书记,熬了多少年,换了3个乡镇,有机会应该极力推荐。
组织部部长可能牵挂本部的干部科H科长,管了这么多年干部,该管管自己了。
......(此处省略N字)
总之,市委班子里,常委一般是11人-13人,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和投票权,真正讨论起来,大家觉得小L科长有几分胜算?
可能你一定会说,小L懂专业啊,其它人不懂卫生局专业啊。注意,这个时候就涉及到市委用人的另一项权力,干部调配了。
市委书记如果这次把一秘的D科长提拔起来,他会安排写材料总是出错的市委办公室Q副主任去卫生局当副局长,然后D科长当市委办副主任。至于Q副主任不懂卫生专业,人总要不断进步,不懂可以去学,没有人生来就是什么都懂的。
市长如果这次把招商局的Z科长提拔起来,他可能会建议把招商局工作拖沓的R副局长调到卫生局当副局长,然后Z科长当招商局副局长,至于R副主任去了卫生局继续拖沓怎么办?权衡利弊,招商引资你拖沓耽误我几个亿,去了卫生局拖沓顶多耽误我几瓶水。
副书记如果这次把SF乡的G书记提拔起来,他想建议把ZX县的V副县长调卫生局当副局长,然后G书记当ZX县副县长。
......(此处依旧省略N字)
最后,市委常委会一开,结果是.......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小L科长想再进一步,难度有多大。
但,这是一种突发情况,这种单独讨论干部的事项很少出现。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一个公务员的晋升,需要多少因素的共同作用了吧。
对普通家庭出身的公务员而言。你不努力,肯定没机会;你努力了,才有可能获得肯定,才有可能获得推荐,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晋升,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
对此,希望大家有个正确的认识。其实,这种党内民主也恰恰反映了我们的一种制度优势啊。
这就是目前,我能用最直白的语言,给广大萌新小白公务员和之后想要从事公务员考试、工作的童鞋,讲清楚晋升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最后,你认为公务员晋升还有哪些门道呢?欢迎评论区讨论呦~
你认为公务员晋升还有什么门道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6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