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男孩得奖走出“六亲不认”步伐:孩子,不管考几分妈妈都爱你

男孩得奖走出“六亲不认”步伐:孩子,不管考几分妈妈都爱你

购买前可以先私信咨询万娘娘相关课程详情。

万娘娘精品课程推荐(直接点击链接即可进行了解)

中学必读世界名著朗读精选

世界经典童话朗读精选

英文原版朗读:15篇成长必读经典

零基础英语朗读精选

简单慢速英语口语

跟Wanderer读英文经典

英语单词500个:领读课!

陪你读完英文世界名著

暴虐中学英语100句(必考句型)

暴虐高中英语100句(必考句型)

3小时,构建你的写作体系

人生必读的十首诗

01

几天,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

一名小学生因为期末考试得了奖状,在放学回家途中,手里拿着奖状,大摇大摆,雄赳赳气昂昂,神气十足。



网友调侃,这是走出了「六亲不认」步伐,引起了万千网友围观。

男孩酷酷的走路姿势,让人忍俊不禁,有网友说,这孩子走出了整条街最棒的崽的气势,气场正是两米八。


原来,男孩上次考试得了77分,妈妈说,如果这次能考90分以上,就给他买自行车。

最终,孩子如愿以偿。



这让我想起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段子:

这几天别理当妈的,她们最近心情不好,本以为是复习查漏补缺,复习了才知道是女娲补天,补着补着却发现是精卫填海。


作为家有小学娃的陪读妈妈,虽然考前复习也差点儿累到「脑梗」,但依旧希望孩子期末考试后,回家可以踹门进来。


因为,考试成绩决定了孩子回家敲门的姿势。



有人说,如今的考试哪里是考孩子,分明是考家长,孩子还没焦虑,家长已经寝食难安,夜不能寐了。


父母的任何行为,都会映射到孩子身上,焦虑亦然。父母考前不焦虑,孩子才能考出好成绩。


02

综艺节目《考不好没关系?》中,有位爸爸说了这样一个扎心事实。


他说,发觉自己得了一种病,而且非常严重,就是每当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这个病叫做「恐辅症」



此言一出,引起一片共鸣。


有家长说:「原来有一句话叫做,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看现在的不幸,大概都已经渐渐雷同了。」


还有一位家长说,每当妻子辅导孩子写作业,他都会默默把门关上,因为妻子辅导作业的声音太大了,他实在是听不了。



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有八成父母患上了「恐辅症」。


父母们恐辅,孩子们又如何呢?

当父母和孩子互换角色,爸爸当学生,孩子做家长后。主持人问了孩子一个问题:「如果爸爸考不好怎么办?」



有的孩子说:

「爸爸没考好,我不会怎么收拾爸爸。」

「我并不会对爸爸生气,我会鼓励他。」


但也有孩子表示,考不好怎么行?

「回家揍他,罚站呗,谁让他以前这样对我。」

「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

「瞧瞧你,这么容易的题都搞不好,你的记性都哪里去了,被狗吃了?」



孩子们说的话,都是从家长那学来的。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你怎么对待孩子的成绩,孩子就怎么对待家长,将来可能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03


我曾经也是一名非常焦虑的妈妈。


看着女儿满试卷的红叉叉,所有的育儿理论都变成了一纸空谈。那一学期,我给女儿报了很多辅导班,每天带着她奔波在补课路上。


直到有一天,女儿被我折腾得住院了。

看着孩子因为上火,满嘴的泡,我感到很是沮丧,眼泪止不住就下来了。



女儿伸出手来,小心翼翼地帮我擦泪,边擦边说:「妈妈,我考不好,你是不是就不爱我了?」

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针扎了般,很痛。


在孩子眼里,我怎么活成了「唯分数论」的妈妈。我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李雪老师说:

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坚持不懈地把负面的担心和评判投射给孩子,就等于在给孩子创造一个负面的现实。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



是我的情绪,我的行为都在给孩子传递一种错误信号,让她误以为,只有考好成绩,才配拥有父母的爱。

家长对分数越在乎,自己就会越焦虑。家长越焦虑,孩子压力就会越大。


电视剧《陪读妈妈》中, 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给了儿子很大压力。


妈妈一次次告诉他,家里条件不好,他得好好学习。他没有课外休息时间,偶尔被同学拉出去放松一下,回来还要被妈妈唠叨「你和他们不一样」。



强大的精神压力,让儿子的情绪濒临崩溃。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分数真的不是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孩子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发现。


04


尹建莉说:

儿童天生就懂得自尊自爱,争强好胜其实是一种天性。孩子入学后,即使家长不说什么,他们都会产生对分数的追求,对名次的渴望……


成绩固然重要,然而比成绩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看得见孩子的努力。


还记得那个「烟花男孩」吗?因为考了7分,爸爸就高兴地买来了一车烟花庆祝。或许很多人眼里,别说7分,即便是70分,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从0分到7分,相差无几,但意义却不一样。在爸爸眼里,那7分的跨越,是儿子努力的结果。



《正面管教》一书中写到:「你看到了什么就得到了什么。当你关注积极方面时,对你自己和别人都是令人鼓舞的。」


周杰伦小时候,钢琴、大提琴、唱歌样样精通,但文化成绩却糟糕得一塌糊涂。


每次考试,除了音乐以外,其他几乎都不及格,老师一度认为他有「智力障碍」。然而,他的妈妈却深信儿子不存在智力问题。


妈妈给自己制定了「三不」政策:不唠叨、不指责、不胁迫。


她鼓励儿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妈妈的鼓励下,周杰伦最终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你会发现,只要找到一个支点,就可以撬起孩子的未来。


我的孩子,无论你期末考试考得如何,妈妈都希望你可以底气十足地踹开家门。

因为,考不好,真的没关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6082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