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磋瓷∣曹操墓为啥找了这么久?

磋瓷∣曹操墓为啥找了这么久?


————/BEGIN/————

2019.12.27

10年前的今天,在河南安阳西高穴村一处施工工地上,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大墓。后经考古家多方考察验证后,证实这座墓就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陵寝。

在考古界,关于曹操墓可是留下了不少传说,特别是“七十二疑冢”更是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不过,相比于其他声名显赫的大墓,曹操墓的重见天日明显晚来了些许,曾写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究竟做了什么,让后人找了他那么久呢?



盗墓界掌门人

说起盗墓这行,自古以来下至地痞上至王侯都有过,即使项羽、刘邦这类帝王级的人物为解决军需也时不时有此一举。

不过人家曹操,可是真正把这行发扬光大的人,曹丞相还有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身份——摸金校尉的鼻祖、盗墓界的掌门人。曹老板为了筹集军费,设立了堪称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官办盗墓机构,成员分工明确、编制齐全:总指挥叫“发丘中郎将”、发掘队长叫“摸金校尉”。所以人家为了避免被他的徒子徒孙打扰和不速之客的光顾,这位掌门自然将自己的身后之地安藏在世人难以发现的地方,以确保万年清静。


“七十二疑冢”是否真的存在?

曹操一生玩弄权术,为人做事往往出人所料。可能是因为平生杀的人太多,到老了难免有点亏心,所以就让后辈设了七十二座空墓,以防人盗墓。

可仔细一想就不通了:盗墓贼是防住了,可曹家后人怎么也得祭祖吧,这么一来功夫不还是白费了吗?

我们先从史料里找找信息。据《三国志》等史料 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祠以西丘陵中,数百年后,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

《三国志》里对“七十二疑冢”只字未提,反倒是自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特别是《三国演义》中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不少人信以为真。

其实这种事吧,就有点类似于薛定谔的猫,大家相信他的存在,那他或许就真的存在。至于当时到底有没有这个事,恐怕只有长眠地下的曹操自己知道了。


“太简单了吧!”

纵观中国历代帝王将相的陵墓无不奢华铺张,而陵寝之内又陪葬着无数的奇珍异宝,这才引得盗墓贼们风涌而至。其后果是他们不但将墓内的珍宝尽数盗走,就连墓主人常常也是暴尸荒野。曹操本身就是靠盗墓发家的,对此深知。所以他死后就反其道而行之,一切从简,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所以百年之后,人们就再难寻其踪迹了。

该墓被出土时仅有8件随葬品。人们还是通过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的铭文才判断出这是曹操的墓葬。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是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此遗骨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 END -


岁月很长 从古至今
世界很大 从南到北。

不敢海纳百川,尽可丰富多样

瓷房子等你回家。



本篇材料由

本公众号原创转载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4617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