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恶至甚矣。
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砺,闿导牖进,猛气消损,骄节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
译文如下:
子路本来是个没有坚定志向的平庸的人。没到孔子的门墙学习时,戴着公鸡形的怪帽子,佩带着公猪尾巴的仿制品,骁勇凶猛,没有礼貌。一听到读书的声音,就摇着公鸡形的帽子,抖动公猪尾巴的仿制品,大喊大叫,发出怪声,在孔子师生面前吵闹捣乱,坏到极点了。
孔子引导教育他之后,逐渐地开导改造,启发诱导,使他进步。于是他凶猛的气质消除了,骄横的性格转变了,终于能够办理政事,并且被列入四种特长的学生之中。
[意境解读]
子路这个名垂千载的人物,想当初不过是一个“奇装异服”, 捣乱学堂,能出怪声,善耍怪态,既无道德,又没礼貌,更无理想的人。 但是他经过学习,接受教育之后,不但能一改前非, 而且能办理政事,并且成为被列入“四科”的有特长的优秀学生。
看来,人是可以由卑鄙走向高尚的。
这个“走”,就是学习。
其实不学习的人也在走,只是走向平庸或卑鄙而已。人生这条路,都非走不可。同样是走,是走向高尚还是走向卑鄙呢?
这就是选择,如果挨到人生尽头时再作决定,恐怕就要悔恨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4182.html
赞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季羡林: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
« 上一篇2019-08-03 08:02:11
2019年教育部直属大学排名
下一篇 »2019-08-03 09: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