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公务员面试没有标准答案?考官笑了:你随便回答试试看!

公务员面试没有标准答案?考官笑了:你随便回答试试看!

大家都知道,公务员笔试可以说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能入围面试的人,基本都是佼佼者。但是,相比笔试,面试的残酷程度一点也不逊色。大部分岗位面试比例是3:1,也就是说要1个人,3个人会入围,最后通过面试刷下2个人。也有不少岗位是按5:1,甚至8:1的比例面试。很多考生在面试现场,眼看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可最终是功败垂成,这种紧张、刺激,又伴随痛心的感受,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那么,如何在面试中出类拔萃、征服考官呢?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生要想在面试中出奇制胜,就必须要清楚考官的“秘密武器”。今天我就跟大家讲讲考官是在考场如何测查考生的。

考官进入考场,并不是空手的。每个考官都会携带两个非常重要的物品,一个是题本,一个是评分表。其实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公务员面试或者是说准备参加公务员面试的人来说,不明白这两样东西具体是什么。其实,这两样东西可以把他理解为面试中的“倚天剑”和“屠龙刀”了,如果考生能拿到这两样东西,基本上面试就找到了通过的“法门”了。为什么呢,因为题本和评分表会详细的规定每一道面试题目,学生从哪几个角度回答能得到什么样的分数区间,虽然面试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这个答题本已经把要点都概括出来了。

这是非常厉害的。厉害在哪里呢?这说明了出题者,不仅在琢磨如何出题、出什么样的题,同时也会研究面试者的心理,会想到不同水平的面试者会从哪些角度答题。也就是说,成百上千的考生,在面试的时候,想说什么、会说什么、能说什么,出题者已经在出题的时候预想到了。答题本是答题要点、答题角度,但是并不是标准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随意答题”,这点类似我们的高考简答题、论述题,只有考生回到到“得分点”上,才能够得到相应分数。如果说考生答非所问、不知所言,回答内容空洞无观点,肯定是得不了高分的。这也是在综合考察考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言语表达力等等。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理解力、判断力不强的考生,将来参加工作后,如何能正确贯彻执行领导的决定呢?

总的来说,面试题型各种各样,但考察考生主要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怎么做人,二是怎么做事。针对这两个考察方向,考官会设置8个测评要素,通过考题测查出考生会不会做人、做事。目前,大部分公务员面试都是以结构化面试形式开展的,我们就以结构化面试为例子进行说明。在结构化面试评分标准权重分配中,共有八项考察要素,其中举止仪表占8%,言语表达能力占17%,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占10%,综合分析占17%,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占13%,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占14%,应变能力占14%,求职动机与拟任职职位的匹配性占7%。这个比例分配是这么多年来,根据上百套面试真题评分要求做出来的,基本完全吻合我们当前考官的评分标准。当然,各省具体分配也有所不同,但大致是一样的。我们来看下里面的每一项评分要素具体考察考生什么内容。

第一项举止仪表,也就是说从考生一踏入考场的门,考官就会在7-15秒之间,对你的穿着打扮、走路姿态、外在形象给出一个综合的评判,就这十来秒的时间,分数大概占了10分。

第二项是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考生在现场答题时,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是否严谨,表达是否有一定的感染力,这个语言能力大概占10-15分。

第三项自我情绪控制,大家都知道,面试现场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场合,一些初次参加面试的,特别是那些刚刚毕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基本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在这种场合下,肯定容易紧张。我曾经见一个考生由于过度紧张昏厥在考场。要知道,适度的紧张会提高人的应变能力,但过度紧张会让人丧失思考应变能力。这一项大概占10分。

以上三项呢,是考生不用答题,考官仅仅通过“目测”就能够打出分值。这也就意味着,面试的时候,分数的高低并不完全意味着答题的好坏。

后面五项,则是会通过不同的题目、不同的题型对考生进行多角度考察了。考察的最多的就是第四项综合分析能力,比如说谈一谈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对某一句话或某一种观点的理解,有的省份还会出漫画题这种比较新颖的题型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可以说,这种综合分析题,是各省公务员面试必考题型。

第五项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这种题一般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人际关系题,比如说,“在单位里作为新人如何处理与老同志的关系”,再如“同时入职的两个人,领导欣赏另一名同事,对你冷淡,你该怎么办?”等等,通过这种题型,考察考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能力。

第六项是组织计划与协调,也就是假设一种工作情景,比如“组织一场新闻发布会”、“组织一次机关文体活动”等等,需要如何组织,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办事能力。

第七项考察的是应变能力,也就是会假设一种“两难”情景或者危急情景,让考生在短时间内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领导让你写一篇报告明天报送,又让你下午去机场接考察人员并负责接待,出门时又遇到上访群众,该如何处理?”或者“陪同领导下乡视察工作,半路遇上泥石流封路,该如何处理?”这种题目,考察的就是考生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冷静分析和应对能力。

最后一项是考察求职动机与拟任职职位的匹配性,比如“你为什么选择报考公务员呢?”“你为什么选择报考人民警察职位呢?”等等,这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报考岗位的认同度。

以上这五项考察要素,基本上代表着五种题型,近几年,单一的考察某一项要素的题型越来越少了,很多题目都是综合考察多项能力,比如同一题目会考察到“组织协调能力、应变处理能力”。

最后,还有考官的“内在”判断。也就是说,考官通过观测考生从进门到答题这段时间的表现,考官内心喜欢不喜欢你,这就是考官的一个“内功”!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判断带有一定主观性、随意性,但是背后蕴含的是在体制内做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人事工作的这种人,在看年轻人时的一种丰富和深厚的功底和阅历。

好了,关于公务员面试,今天就简单谈到这里,大家有任何关于公务员面试的问题都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会尽可能为大家解答。近期我将发布一些公务员面试技巧系列文章和视频,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小美谈公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193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