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自古以来在咱中国人心里就有着不一般的地位,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诸侯无故不杀牛”的规定,诸侯都不能随便杀牛,寻常人更是不可能吃到牛肉的,除非皇帝要祭祀天地了,才能杀牛。
到了汉朝,《汉律》明文规定“不得屠杀少齿”,意思是牛老了以后才能宰杀,之后的历朝历代也基本沿用对牛的保护。所以电视剧里那些好汉动不动就“小二,上两斤牛肉”根本就是不可能出现的画面。
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宋朝,同样的,宋朝法令也有“禁杀耕牛”一条,但是包青天大人竟然叫一老农自己回家杀了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宋史·包拯传》中:话说当年包青天在扬州天长县上任,屡破奇案,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一天,有个农民可怜巴巴地跑到衙门来告状,哭着说有人昨晚割了他家耕牛的舌头,请包青天包大人替他做主。
别看只是割掉了小小的牛舌,作案之人其实是非常歹毒的,牛没了舌头就不能吃草,饿死是迟早的事情,一旦牛饿死,牛主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拯思考片刻,便有了主意。
他对牛主人说道:“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只管安心回家去,然后杀掉那头牛,再把牛肉卖掉换钱,真犯人很快就会来自首。(归,杀而鬻之)”老农当场就呆了,包大人难道不知道“禁杀耕牛”吗?但看到包拯淡定的模样,老农只好回家杀牛了。
果然,第二天就有人跑来衙门报案了,大声告诉包拯有人杀了自家的牛,大人赶紧去抓他。此时包拯正襟危坐,立马叫手下拿下此人,并且严厉地问:“你为何割掉别人家牛的舌头,又来状告人家私杀耕牛?(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此人顿时慌了,但仍然死鸭子嘴硬不肯承认,包拯继续说道,他家的牛没有舌头,被杀也不会发出叫声,更何况他是躲起来偷偷杀牛的,若你没有时时刻刻盯着他,你会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件事?
看着面前眼神犀利的包拯,犯人才意识到他是自己挖了个坑自己跳,便认罪了,原来他和老农素有过节,想要报复他,于是想出了如此歹毒的招数,最可怜的便是那头啥也没做错的牛,白白丢了性命。
最后犯人被判故意宰杀耕牛罪,依法处斩,老农被判无罪,杀牛卖肉所得归为己有,得知真相的老百姓们拍手称快,青天大老爷又破了一桩案子。
无独有偶,《宋史·穆衍传》中也出现了一个情节内容基本相同的“割牛舌案”,就连断案方式和结果都如出一辙,究竟是巧合还是抄袭,却已经难以考究,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1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