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除了巴铁,我们还有哈铁

除了巴铁,我们还有哈铁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6万亿桶,现有储量可满足几十年的需求。

世界最大的产油国为沙特、俄罗斯、美国、中国、伊朗、加拿大、科威特,哈萨克斯坦位居第17位。

2035年,哈萨克斯坦将进入前10位。


从1992至今,我们与哈国一直保持良好合作互访关系,在与独联体国家的交往中,除俄罗斯之外,哈国是我们访问最多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总统那扎尔巴耶夫,以各种方式来华访问也达18次之多。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非常丰富,据哈国专家估计,哈国石油蕴藏量可达170亿吨。

石油资源主要来自于被称为“第二个中东”的里海。

里海是中亚的内陆水系,该地区属于沉积盆地,具有地质层厚、含油层系广的特点,因此具有形成大规模油田的地质条件。里海周边游五个国家,即哈萨克斯塔、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和伊朗。

里海水域属于哈萨克斯坦的面积达30%,为五国中最大,石油储量位居五国榜首。按目前的产量水平,还可开采50〜60年。

自哈国独立以来,20年间哈国将石油产量提高了3倍,出口量提高了9倍。哈国目前共有241处油田,有80个油田处于开采状态,在哈石油天然气部登记的有201个开采合同,目前哈石油产量尚未达到峰值,哈仍将努力继续扩大石油生产。

哈国目前80%的所产石油用于出口。

据哈石油和天然气部预测,2020年哈国石油产量将达到1.3亿吨,哈将进入世界前10位产油国,到2035年哈国石油产量将达到370万桶/天,比目前增加1倍多。

引领产量大规模提升的将是田吉兹油田和卡沙甘油田,其产量将占预计的一半以上。田吉兹油田是哈目前最大的油田之一,可采储量为7.5亿吨至12亿吨。卡沙甘油田是哈目前最大的油田,可采储量为110亿吨。


在“走出去”战略提出后,中国石油消费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99〜2003年):石油消费缓慢上升阶段。中国在1993年之前还是石油净出口国,从1993年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第二阶段

(2003年〜至今)快速攀升阶段。2003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30%,2009年突破了公认的国际警戒线50%,达到了51.2%。20年间,中国的原油产量增长了1倍,原油消耗量增加了3倍,进口量增加了117倍,对外依存度上涨了58倍以上。

中国将在2020年后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到2030年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过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不利于能源安全而且容易受制于人。

中国进口石油90%以上依靠海上运输,主要进口地区是中东和北非,在中国原油主要进口国的前十个的国家里,中东国家就占5个。

排在前十位中的安哥拉、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的地缘政治以及社会政局都存在着较大风险,每一个国家的变动都会给中国石油进口产生较大影响。

中东和北非的原油都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


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有6成是为中国输送货物,80%是油轮,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

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海域是向来是全世界海盗活动最严重的地区,属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共管,这条航线基本是在美国的控制下。

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的“海上生命线”,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扼制住了中国的能源通道。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对中东的石油依赖将进一步增大,过分依赖单一的石油来源地不利用中国的能源安全。


现在,中哈油气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型企业合作有所突破。

中国石油企业得以进入哈国石油蕴藏潜力巨大的里海地区,进行石油合作。“中石油”由最初的一个项目增至12个,后又组建海外子集团公司。从此,双边石油合作进入新阶段。

中国企业控股或参股的各油田产量明显提高。“中石油”接管阿克纠宾公司时,该公司亏损7000万美元,几年后盈利2.7亿美元,其原油产量由1997年的260万吨增至2009年的600多万吨

中国拥有了首条跨国原油运输管线,丰富了中国石油进口渠道和哈国的石油出口渠道,中哈石油管道在此阶段开始运营并取得良好效果。

2003年6月,中石油成功收购了哈政府在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中25.12%的政府股,从而拥有了阿克纠宾斯克油田85.6%的股份。

中石油获得阿克纠宾斯克油气田的股权后,通过增加投资、改善管理,改变了这个老油田的亏损局面。2004年12月,购买了哈萨克斯坦里海田吉兹油田50%的股份。

2005年10月,中石油收购加拿大PK油田项目(哈萨克斯坦独立石油公司)。这一收购的完成,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成功进行的最大的一起并购案,改写了中国海外并购的记录。

中石油成功收购PK公司,成为中国石油企业通过友好并购,充分利用海外油气资源的范例,使哈萨克斯坦成为其在海外的石油基地之一,有利于中国与中亚其他国家油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中信集团公司收购加拿大的内森斯油田项目和东摩尔图克油田项目。这项由中国公司进行的第三大海外油气收购将使中信集团获得对探明储量逾3.4亿桶、日产量超过5万桶的卡拉让巴斯油气田14年的开采权。

根据协议,中信集团收购内森斯能源有限公司所有的卡拉让巴斯油气田的控股权和作业权以及有效期至2020年的开采合同。

2009年,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联合收购曼格什套油气公司,中石化以3.2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独立石油公司;中投公司收购哈萨克油气勘探开发公司约11%股份。

在这一阶段,中哈原油管道已投入运营。

一期工程:阿特劳——肯基亚克,2003年3月完工投产,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最终年输油能力1500万吨;二期工程:阿塔苏——阿拉山口,2013年,哈萨克斯坦通过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向中国出口原油1185万吨,与2012年相比增长14.09%。

近年来,中哈两国不断扩大经贸、能源、科学技术、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一些国际与地区合作组织框架内,如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保持着良好的协调和统一,双方关系不断得到深化。

这种良好的政治关系能够为中哈双方的石油合作保驾护航,一旦在合作中出现问题,双方也可以从战略的高度来解决,不至于影响到合作大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大能源合作都是由双方的国有公司进行的,两国领导人也给予大力支持。两国的国有公司能源合作协议的签署都是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进行的。所以,中哈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在推进两国的能源合作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0980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