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做了回“冤大头”。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消息,英国首相易位的第一天,国防部在没有通知鲍里斯首相的前提下,“擅自”公布了“误发”工资的细节。按照英媒的说法,国防部在10年的时间里,为水手、军人、空勤人员等员工,每年多支出了450万英镑。
也就是说,这些员工不该多拿这些工资,这是历届政府的执政“失误”。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英国媒体进一步披露,“误发”工资的情形已经由来已久,至少从10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这背后的潜台词是:英国历届政府或早已认可了这一事实,只是未予明说而已。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国防部主动披露此“细节”,且在鲍里斯执掌国家教鞭的第一天?
这或许,只是国防部给予鲍里斯政府的一记“下马威”而已。
众所周知,鲍里斯曾就职伦敦市长,并在工作期间,屡屡传出“受贿”丑闻。虽然这些小道消息最后被证明是“无稽之谈”,但也给鲍里斯本人的政治生涯增添了“阴影”。
此番鲍里斯入主唐宁街10号,已经让各方势力表现出不满情绪。尤其是军方的反对声音,异常尖锐。
顶着“欧洲特朗普”帽子的鲍里斯,从上台初始,就有延续特朗普执政风格的迹象。包括“硬脱欧”方针的实施、参与美国主导的海湾行动计划等。
可以说上述计划的推进,在损害英国利益的同时,也慢慢将伦敦推到欧盟的对立面。
目前欧盟的主导国——法国和德国针对鲍里斯政府的“强硬”举动,已有所批评,称伦敦的行为或将导致欧盟的“分裂”,并可能导致欧洲整体防御力量的削弱。
与此同时,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地方“分裂”势力,也正在“脱欧”问题上对伦敦当局“发难”。有消息表明,上述地区或在11月份——鲍里斯政权划定的最后脱欧期限内,举行全面公投。
意思是,国防部、地方反对势力都将压力推向新当选的鲍里斯,并通过“误发”工资事件动摇其执政的民意基础。
通过上述事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谓每年多发出的450万英镑的工资,对于英国的财政而言其实构不成多大的负担,这只是上述势力向英国现政府施压的一个借口。
对于鲍里斯而言,如何处理各方的矛盾,并化解此次危机,显然是当前最要紧的事务。如果处置不当,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麻烦。
首先,如果英国当局严查此事,并翻阅历年来的财政账本,可能会将英国的政坛“捅个大洞”。因为英国的政权腐败,尤其是军队的腐败可谓是讳莫如深。
此前,英国就已经爆出了多起政府名人腐败和作战士兵酗酒、吸食违禁药品的事。这还不算严重的,随着英国政坛的涣散、内部的撕裂,伦敦倚靠的皇家海军舰队,从1982年的40多艘战舰,下降到如今的20艘。
这背后深刻揭示了英国整体实力衰弱的现状,以及腐败已进入膏肓的“病态”。
但是,假如鲍里斯政府放过“这批蛀虫”,并采取和历届政府一样的“漠视”态度,那么英国所谓的内部改革将会成为泡影,腐败将再次喧嚣之上,并进一步腐蚀英国的战力。
当下的英国在内部纷争尚未平息的前提下,竟已将包括“邓肯号”、“蒙特罗斯号”在内的两艘战舰派驻波斯湾,并执行护航任务。可以预见的是,无论“误发”工资事件将以何种方式收场,英国的政坛必将再掀起波澜。
有些人,不上称,可能有千斤重。但一上称,可能不足4两。当下的英国不就是这种现状吗?
无论如何,450万英镑的“额外支出”,充其量是英国内部上演的一出“闹剧”,对于当下的世界地缘政治或影响不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