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2019年即将翻篇,回想这一年,闪光的电子产业亮点简直不要太多!
2019年电子产业仍在不断变革中发展前行;今天,小编盘点了电子产业2019年十大关键「热词」,和大家一起来回顾 2019的电子产业~
一、5G
5G的学名叫做“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继4G以后的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10月31日,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公布5G商用套餐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线,标志着中国进入5G商用时代。
我国在5G技术上改变了以往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基站建设数,5G标准必要专利申请数方面,已然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二、AI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AI,即通过计算机科学生产出能以人类智能相似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目前,我国AI技术已走在国际前列。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专利申请量为76876件,累计专利申请量44万余件,超越美国成为 AI 领域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国家,其中百度、腾讯、微软、浪潮、华为位居前五。
三、折叠屏
手机设备的创新热度明显在折叠屏出现以后,又有了进一步提升。
折叠屏技术最早从2016年启动,随后在2017年,三星向专利局提交了两种折叠设计专利后获得了广泛关注;在手机形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三星、苹果、华为、小米等知名手机品牌纷纷对折叠屏展开了攻势。
折叠屏的出现无疑再次打破了人类的传统认知,但市面上的折叠智能手机大多都是体验及少批量生产;未来,折叠手机是否能够成为各手机巨头竞相追逐的市场,仍需要时间去检验。
四、人工智能物联网
物联网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能够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则是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物联网设备将趋向于智能化,使“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进化。
对整个AIoT产业来说,有中枢作用的AIoT芯片必将成为未来的兵家必争之地;随着AIoT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物联生态系统的不断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将不断深入应用到各个生活层面,促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智能。
五、5G基带芯片
5G终端的加速成熟背后自然离不开芯片的支持,5G基带芯片是最重要的芯片之一。
市场上最早发布的5G基带芯片是高通公司的X50,于2016年发布;其次是华为巴龙5000,接着是联发科技M70,随后紫光展锐发布了一款5G基带芯片,英特尔和三星虽此前已经发布了5G基带芯片,但没有真正发布上市。
市场竞争格局逐步显现,厂商实力不容小觑,未来的5G仍值得期待。
六、量子芯片
量子芯片是将量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进而承载量子信息处理的功能。
2019年的科技圈里,IBM发布了量子计算机、谷歌宣布量子霸权、英特尔推出低温控制的量子芯片。
今年8月,由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发出一款具有 20 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这一重磅成果还刊登在了国际顶级杂志《Science》上。
量子芯片技术的问世,让人们对量子计算和通信的认知和探索更进一步,有助于研发下一代通信设备,促进金融、网络、军事、医疗、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
七、工业互联网
2019年以来,我国政府不仅举办了诸多工业互联网相关会议、论坛和赛事活动,还出台了一系列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就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工业互联网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在全球科技、经济形势多变,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持续深入的情况下,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至关重要;2019年,不只是工业互联网热度不减的一年,也是工业互联网加速走向落地的一年。
八、国产芯替代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产品消费国家,因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被誉为“制造大国”,但在国产自给率仍极不乐观。
如芯片产业,国产集成电路自给率约为10%,而进口超50%,其中,以存储器芯片、模拟/功率芯片这两大领域的进口占比最大。
存储器的用途广、用量大,面对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本土化企业迎难而上,在未来有望打破国外以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为首的国外存储巨头的垄断;掌握先进技术的本土模拟集成电路企业不断崛起,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在某些产品领域甚至达到和超越了世界先进水平,推动了中国模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九、自动驾驶
我国自动驾驶产业是在2016年兴起,2019年是自动驾驶加速落地之年。
201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提到,将加快自动驾驶相关标准制定,并将有序推进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制定。
这一年里,全国各地吹响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号角,诸多城市纷纷发布了自动驾驶路测法规,在规范测试环节的同时,也为一众自动驾驶企业提供了推进路测的大好机遇。
十、人才稀缺
2019年11月,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增补9大专业,其中,电子信息专业大类相关增补专业有两个,分别为电子信息类的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及计算机类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
人才稀缺一直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痛点;据数据统计预计,到2025年我国电子信息专业人口缺口将达到950万人。
如今,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之一,但人才缺口却如此巨大;人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未来人才的培养也将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以上热词,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其中的芯片、国产替代更是我们提及最多的词语了。
作为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服务平台,百能始终深耕电子产业,打造专业化垂直门户,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整合服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7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