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会道、能品会尝,毋庸置疑,这是口腔的专长。可如果出了问题,能言善辩的也变成沉默寡言,品菜大师也变成和尚道士。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若是长在孩子身上,体现的更淋漓尽致。
今儿我们说说这嘴里的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口腔溃疡了,这种地痞流氓是不好收拾的,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可发起来挺讨人厌的。
▼常见情况有以下几种:
1. 胡吃海喝后的急溃疡。若伴有口干口臭,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这是实火证,可用泻心汤、导赤散加减。
2. 溃疡反复发作。若伴有潮热盗汗,舌红少苔,则是阴虚火旺,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若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则是肾阳虚,可用肾气丸加减。
3. 月经前后多发。若伴有月经先期、量多,口渴烦热等症状,则多为气血亏虚,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此外,还有一个治疗口腔溃疡的验方,屡试不爽,甘草泻心汤。这药有苦寒之品,不可久服,适合在溃疡病程前半段时喝,至溃疡收敛时逐渐停药。
若是小孩子不肯服用药物,可以用棉球或者棉签蘸药放在患处。
还有牙齿着色问题。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牙齿上有像黑芝麻糊一样黑色的物质,洗刷不掉,这是什么呢?
现在多认为孩子食用含色素的食物以及饮料,如糖浆类药物、某些带有棕、黑色的中药等;如果不及时去除的话就会慢慢发展成为龋齿,变成了“黑牙”。
还有可能是牙釉质发育不全,由于儿童牙齿的钙化程度不良,牙齿表面不平整,牙齿刚开始表现为牙齿白斑,慢慢发展成为牙釉质脱落、牙齿发黑等。
中医认为,吃了同样的黑色食物,同样清洗不够,有的孩子存在黑牙问题,而有的不存在,是因为脾和肾的问题。
- 因为“齿为骨之余”而“肾主骨”,肾出现问题就容易表现在牙齿上,比如自净能力不够,容易长细菌黑斑,自卫能力不够,容易裂开等。
- 此外,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胃气通于口”,脾胃问题也表现在牙上。比如脾胃疾病引起的口腔异味,口酸,口臭等,这种环境对牙齿的生存是非常不利的。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如果牙齿已经变黑想再变白就有难度,所以关键在预防。少吃色素含量高的食物,注意餐后漱口。剩下最重要的,这不又回到了初衷——强肾健脾养胃。调养好脾胃,万事皆宜。
写到这里,很多朋友想问,那口腔问题我来看中医行吗,解决得了问题吗?
中医对于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的治疗很有信心,而牙龈肿胀、牙齿缺损坏死、顽固性牙周炎,若是患者没有耐心或者没有办法遵守医嘱,那么还是建议先去看专业牙医,中医里很多即时止痛短时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方法,配合生活饮食调理,大多预后较好。
今天就先讲这俩破坏王,下次再说口腔异味和牙洞问题。
愿天下无病儿~
— END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3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