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数字科技周报」京东数字科技入选六部委金融科技应用试点

「数字科技周报」京东数字科技入选六部委金融科技应用试点

产业前沿

【产业动态】

2019年我国共发布31项云计算国家标准

12月16日,在第九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国焕新表示,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取得佳绩。截止2019年正式发布31项云计算国家标准,在指导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存储技术、云服务采购、云服务交付和服务评价等关键技术领域和应用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云计算企业200余个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通过测评,测评结果为各行业用户在云建设和云现实性过程中积极采信,有力发挥了支撑作用。同时,由我国主导云服务计量计费国际标准也即将发布。(C114通信网)

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总利润120亿美元

12月20日,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总利润约为120亿美元,其中苹果独占66%,约合80亿美元;其余34%主要由三星、华为、OPPO、vivo和小米获得。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利润同比下降了11%,原因是进入中端产品的比例增加,以及关键智能手机OEM的收入下降。(腾讯网)

《2019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发布

12月22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的第三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新形势下的财富管理转型创新"上,CF40资深研究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代表课题组发布了《2019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报告指出,智能金融是指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用机器替代和超越人类部分经营管理经验与能力的金融模式变革。相比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智能金融更具革命性的优势在于对金融生产效率的根本颠覆。智能金融替代甚至超越人类行为和智力,更精准高效地满足各类金融需求,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变革与跨越式发展。(CF40)

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发布

12月19日,由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CIF30)联合主办的2020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暨第七届普惠金融论坛召开,并发布《中国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9)》。报告指出,支持金融机构对接电商平台、供应链等各类实体场景,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探索大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式,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讯网)

三大科技公司联合打造智能家居统一新标准

12月18日,苹果(基于iOS)、谷歌(基于安卓)和亚马逊公司达成一项罕见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项合作被称为“基于IP的互联家庭项目”(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建立在一个共同的信念之上,即智能家居设备应该是安全、可靠和无缝使用的。该项目以互联网协议(IP)为基础,旨在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移动应用程序和云服务之间的通信,并为设备认证定义一套特定的基于IP的网络技术。除了苹果、谷歌和亚马逊,ZigBee联盟公司也将加入这一合作,它们包括三星SmartThings、施耐德电气、Signify(飞利浦照明)、宜家、恩智浦半导体和Resideo等。(快科技)

京东数字科技入选六部委金融科技应用试点

近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等六部委在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等十省市开展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具体试点方案正式获得批复。其中,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作为主报单位与浙商银行联合申报的“基于互联网交易模式的大数据智能反欺诈服务”通过审批,成功入选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项目,其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出人机识别系列模型和反欺诈引擎、流式计算、智能核验等系列支持系统,集成数据、技术和机制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管理闭环系统。(京东数科News)

京东数字科技助力线下媒体投放的数字化进程

近日,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与梯之星在北京联合发布“京梯计划”,创新性地推出“CPR(千人次曝光售卖)”和“DMP(千人千面、精准触达)”的线下广告投放模式,赋予梯媒全新的互联网投放属性,引领电梯媒体的数字化发展。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曹鹏表示,技术与线下媒体的融合会成为关键趋势。这一创新的投放模式,充分融合了京东数科与梯之星线上与线下的优势。京东数科以数据技术、AI、区块链等前沿性技术为驱动,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以数字科技推动广告营销数字化。(京东数科News)

【区块链观察】

2026年底全球能源公用事业区块链市场规模将超15.6亿美元

近日,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发布报告显示,由于加大推动绿色能源,到2026年底,全球能源公用事业的区块链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664亿美元,在2018年至2026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7.6%。报告从份额、行业分析、产品、部署和区域预测(2019-2026年)等方面进行梳理。能源公用事业市场研究报告中的区块链涉及的主要公司是IBM、Greeneum、Oracle、微软、EnergiMine、埃森哲PLC、Infosys Limited等。(巴比特)

中国移动主导的ITU-T首个区块链安全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移动在ITU-T主导的区块链安全标准“X.1401: Security threats of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安全威胁》)完成审批并发布,这是ITU-T首个区块链安全标准。该标准从攻击的目标、手段、影响及可能性等维度,分析了区块链的安全威胁,并为区块链平台和业务安全评估及加固提供技术指导。(证券时报)

京东数字科技正式发布普洱茶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

近日,由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打造的普洱茶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在云南玉溪正式亮相。在行业内首次将AI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将普洱茶饼独特的纹路特征记录与数字“身份证”匹配,从源头确保茶饼实物与数字信息的唯一对应关系;并以外包装的二维码+茶饼纹路形成“二码合一”,结合区块链进行不可篡改记录,有效解决了普洱茶流通过程的痛点。在京东数科看来,区块链构筑了产业互联网的基石,基于其连接数据的能力,已成为不同产业主体之间的“连接器”,此次在普洱茶领域的应用即是很好的例证。(京东数科News)

【5G动态】

2025年5G连接将增长到所有物联网连接的三分之一

12月17日,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物联网蜂窝连接按空中接口和垂直行业划分》指出,到2025年,5G连接将增长到所有物联网连接的三分之一;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将增长到23亿。截至2019年底,市场以2G和4G为主,占所有连接的79%,但是5G将在整个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占主导地位。汽车是占主导地位的垂直细分市场,并将一直保持;同时占主导地位的还有工业、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安全等其他主要市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在中国物联网增长的支持下,亚太地区仍然是最大的市场。(新浪科技)

全国5G基站部署需用时七年投资1.2至1.5万亿

12月21日,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公开表示,明后两年将迎来5G建设高潮,2019年要建设基站15万个,争取做到18万个,实现在41个试点城市的城区覆盖。而真正迎来高潮要到明后两年。5G技术产业化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5G网络,全国大概需要用七年时间建设600万个5G基站,总成本在1.2万亿至1.5万亿元;二是5G终端的制造,最典型的终端是5G手机,发展终端不仅仅指的数量更多、效能更好、价格更低的5G手机,应该更大力度推进5G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尤其是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新浪科技)

5G将带动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率回归正增长

12月16日,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报告称,2020年“5G已至”的概念将在整个行业持续推动下加速进入大众视野,国内5G手机快速覆盖市场,终端门店的大量信息露出,都将为目前用户换机决定性动因不足的国内市场注入关键性驱动力。IDC预计,2020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率将回归正增长,同比增幅将达到0.7%。(IDC咨询)

中国电信5G网络增强方案获国际认可

近日,制定5G标准的国际组织3GPP召开全体大会,明确5G的下一步技术演进路线。中国电信牵头的5G网络覆盖增强立项得到了全球四十多家公司的支持并获得通过,这有望助推全球5G独立组网的推进。5G独立组网(SA)具有云化部署、云网融合、边缘计算等关键特性,是全球5G的主流发展方向。但5G SA组网的网络覆盖面相对较小,也使其面临巨大挑战,这成为全球运营商由非独立组网(NSA)向SA过渡的痛点。预计2020年6月该项目将正式步入标准制定阶段,这将有助于推动5G SA网络的商用部署进程。(北京日报)

监管速递

《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全文发布

1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全文发布。在在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方面,《意见》特别要求,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技术转化等项目时,要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意见》还要求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推进依托供应链的票据、订单等动产质押融资,鼓励第三方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新闻网)

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促进社会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并提出5方面具体措施:一是以数字化转型扩大社会服务资源供给;二是以网络化融合实现社会服务均衡普惠;三是以智能化创新提高社会服务供给质量;四是以多元化供给激发社会服务市场活力;五是以协同化举措优化社会服务发展环境。(搜狐网)

我国网络借贷等领域的监管框架基本确立

12月17日,以“金融科技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19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非银行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等领域的监管框架基本确立,并不断完善。下一步在技术驱动的新金融活动发展中,要做好几个坚持和巩固、几个完善和发展: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二是坚持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底线;三是发展技术赋能的金融服务,为金融业提质增效;四是发展监管科技,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凤凰财经)

央行解读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12月21日,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针对日前启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表示,与国外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相比,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既与国际接轨,即都秉承柔性监管的理念,又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利用现代技术赋能金融提质增效,营造安全、普惠的金融创新发展环境。这一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也被称作是中国版的“监管沙盒”。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有中国特色,在设计目标、参与者和监管模式方面,与英国的监管沙盒机制存在不同。我国的创新监管工具设计初衷是规范引导金融科技创新,入箱的机构主体必须是持牌机构,这些机构的相关产品在出箱后,就不再作为金融科技创新产品来监管,而是纳入正常的金融监管。(环球网)

北京共有46项金融科技试点项目通过审批

12月17日,以“金融科技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19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京召开,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妍出席活动并宣介北京市金融科技发展成果。李妍表示,北京市金融局积极组织相关机构参与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目前共有46项金融科技试点项目通过审批,下一步,在金融科技的监管导向上,北京也将继续保持持牌经营的原则,依法依规将开展金融科技纳入监管视野。(零壹财经)

北京市互金行业协会推进网贷机构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12月18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召开了月度会长工作会。根据工作安排,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保持投诉调解渠道畅通,协助出借人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律手段进行债权追偿。二是配合加强借款端信用建设,推进网贷机构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三是落实网贷行业逃废债白皮书,探讨网贷借款人逃废债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四是密切关注个别的极端借贷情况,对于暴力催收、侵犯隐私、坑骗借款人的行为,及时上报。(凤凰财经)

首家虚拟银行在香港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营业

12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宣布,首家虚拟银行在香港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进行试营业。该虚拟银行也公布了试营业的具体安排,其中包括让2000多名有兴趣的公众人士试用其服务。谈及虚拟银行与传统银行有何区别时,阮国恒表示,香港金管局鼓励虚拟银行发展,旨在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和促进普及金融。因此,虚拟银行的运营及服务模式与传统银行大有不同,包括:虚拟银行不设实体分行,所有银行服务通过互联网进行;不设最低账户结余要求,不征收低结余收费等。(中国证券网)

美联储2020将建立金融科技对话机制

12月18日,美联储委员会宣布,将在2020年开展一系列的“金融科技创新办公时间”(fintechinnovation office hours)活动。通过这一机制,让银行、初创企业与美联储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的会面,讨论金融科技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对话机制将由美联储和地方储备银行共同举办,首次活动将于2020年2月26日在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举行。此外,美联储还在官网上开辟了一个金融科技创新内容专区,通过《美联储消费者合规监督公告》,总结金融科技监管意见,为金融科技市场人士提供信息参考。(未央网)

行业观点

范一飞:金融科技应用监管三大原则是持牌经营、合法合规、权益保护

12月17日,在中国金融科技场景应用创新大会暨第一届银行间市场金融科技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近年来,金融科技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推动金融业态发生深刻变革。人民银行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推动科技赋能金融。在应用监管方面,坚持持牌经营、合法合规、权益保护原则。在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监管创新,探索利用信息披露、产品公示等方式来形成包容审慎的监管,打造行业监管、社会监督、协会自律、金融自律、创新监管的防线,为金融科技发展保驾护航。(腾讯网)

陈雨露:央行数字货币是为了应对全球稳定币带来的挑战

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5年前,人民银行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研发。一方面,要增强法定货币体系对未来数字经济生态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是要应对全球稳定币的挑战。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也存在‘狭义银行’效应,需要我们供给相应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应对政策。论坛上,陈雨露从对支付体系、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国际货币体系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论述了全球稳定币的挑战。(第一财经)

肖 钢:金融科技已进入“金融资本+技术垄断”新阶段

12月17日,在2019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发表演讲表示,加强对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迫在眉睫。近年来,一些大型科技公司进入到金融服务领域,形成了大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当前金融科技迅速发展,资本与科技紧密结合,更多的资本向新技术集中,肖钢认为,金融科技现在已进入到“金融资本+技术垄断”的新阶段。肖钢认为加强对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迫在眉睫。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完善对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框架;二是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三是加强反垄断的监管;四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适用性。(蓝鲸财经)

胡 燕:芯片不突破 AI发展就是空中阁楼

12月17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智慧企业发展论坛”在浙江省德清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智能自主 全面赋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胡燕出席并致辞。胡燕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还有较大的欠缺,能够真正创造商业价值的落地场景还比较少,传统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还存在较高的门槛。她认为,这与之前人工智能概念相对过热有关,也与当前中美的摩擦有很大关系。谈到未来的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她强调三点。一是应当坚持自主创新、咬紧牙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二是人工智能发展应当坚持应用牵引,加速技术产品的应用落地。三是坚持改革探索,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新浪财经)

陈立吾:要建立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创新管理机制

12月17日,以“金融科技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19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陈立吾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陈立吾认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紧跟发展趋势,取得了一些区块链应用成果。但金融业如何用好区块链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具体来看,一是节点规模、性能、容错性之间的难以平衡。二是链上链下信息一致性难以保证。三是技术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区块链应用的问题和瓶颈,陈立吾对如何促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和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区块链技术跟踪研究;二是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标准制定;三是引导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合理应用;四是加强区块链技术的行业协作。(新浪科技)

殷 勇:明年将推广设立助贷中心和建立首贷中心

12月18日,在新京报举办的“看2020财经峰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表示,将优化信贷营商环境,重点是解决科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今年我们推出了“1+8”服务体系,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建立续贷机制,努力降低小微企业过桥融资成本,明年要进一步发力,在市区政务服务窗口,推广设立助贷中心和建立首贷中心,推动银行简化申贷材料,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可得性。(零壹财经)

李礼辉:中国目前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底层技术缺乏自主产权

12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底层技术上,我国目前缺乏自主产权。对国外开源程序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技术依赖风险,而且必须遵守开源平台注册地的司法管辖和法律的约束,这就潜藏地缘性政治风险。他强调,中国是个数据大国,也是个算力大国,但却是个算法弱国,好多源代码、基本的底层算法程序都过多依赖美国等西方国家。基于此,应当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力争掌握数字技术的主导权,明确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政策对于数字企业研发和人才给予税费方面的优惠,鼓励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国金融新闻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3237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