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画像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康熙十七年也就是康熙24岁那年的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我们本书的主人公胤禛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看似光鲜的背后由于其生母出身低微,却不能给胤禛带来皇子中的特殊地位。小时候的胤禛就知道自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主”。但年幼的他也有自己的心计,主动讨好当时没有生过皇子的孝懿仁皇,母爱泛滥的她把全部的爱给了年少的胤禛,胤禛也凭借孝懿仁皇后的地位扳回了一局。
胤禛六岁时进尚书房学习四书五经和满语,康熙对皇子的管束也是极为严格的。皇上家的孩子早当家,胤禛十六岁那年,陪同三兄胤祉前往祭曲阜孔庙。十九岁随从康熙帝征讨噶尔丹,掌管正红旗大营,此役胤禛没有参加,然而他很关心这次战斗,作《狼居胥山大阅》、《功成回銮恭颂二首》,赞扬乃父用兵的功业。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十一岁的胤禛因表现出众受封为贝勒。
太子胤礽
胤礽两次被废 退出政治舞台
九王夺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帝见太子胤礽不念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第一次罢黜了他,决定推选新太子。在此过程中四阿哥胤禛听从了军师邬先生意见支持复立胤礽,此计正中康熙皇帝下怀,康熙帝本不想罢黜胤礽,只是想给他一点教训,大家一致拥立胤礽后自己在复位于他。哪成想事情没朝着自己计划的来,满朝文武大臣都拥立“八贤王”胤禩,康熙震怒并将此事记在心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念在与故去皇后赫舍里的感情,决定复立胤礽为太子。同年封胤禛为和硕雍亲王。
胤礽复立后本该励精图治,为国家效力,为皇阿玛分忧,可他偏偏没有,为巩固储位又进行了一些非法活动,终于让父皇彻底对他失去了信心,终于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再次将他废黜,以后不断有朝臣为他复位奔忙,均遭康熙帝处罚,至此胤礽退出了大清国政治舞台。
八阿哥胤禩
“九王”虎视眈眈太子之位
胤礽退出政治舞台后,留下的皇太子的空位,康熙帝却未令人替补,惹得诸皇子为之大动心机。“八贤王”胤禩凭借自己左右逢源的本领继续活动,无奈又一次受到父皇斥责。他的同伙胤禵“虚贤下士”,联络各方人士,“颇有所图”。相反四阿哥胤禛善于治国、懂得韬光养晦,从不在明面上去为自己争取什么。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时向父亲康熙帝表现诚孝,画西藏于版图,赢得康熙帝的信赖。四阿哥雍正深深的懂得“不争就是争”的道理。此时的老皇帝康熙自己为身体力强正在干事的好年纪,自己只能韬光养晦,隐身不发。
雍正皇帝画像
“与世无争”的四阿哥继承帝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在众皇子的争议中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即位后,雍正帝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整顿军务。同时也对众家兄弟下手了,首先对付自己的老对手“八贤王”。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青海平叛胜利,雍正政权的力量增强了,随即加紧惩治胤禩一伙。四月,对胤禩本人声罪致讨,说他“肆行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宽宥,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胤禟被削宗籍和圈禁, 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为讨厌的人)。皇十子胤誐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祯(胤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后来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后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至此兄弟间的残害的狗血剧3情到此结束。
雍正皇帝画像
……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61560.html